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非典人類」群展 跨藝術與科技的未來生活提案

生物藝術㗊機體伊日藝術台北空間林沛瑩顧廣毅

2017-08-18|撰文者:陳乃慈

藝術創作團體「㗊機體」和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合作推出群展「非典人類」,帶來6位跨領域藝術家的創作,他們面對現今生活的問題,以藝術、生物技術、設計等領域的融合,為觀眾勾勒出未來人類生活的不同想像,展覽將展至9月3日。
林沛瑩的創作《病毒訓獸師》和荷蘭科學家合作,藉由一系列訓練課程,如訓練操、桌遊等方式,探討讓人類與病毒和諧共存的可能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㗊機體」成員林沛瑩說,「我們並不是想要定義什麼,而是把它視為實驗,去探討人類的一些議題。」參展藝術家來自中國、台灣和日本等亞洲國家,所關懷的主題也彼此有關,而這類型的展覽在台灣比較少見,因此希望把他們的創作介紹給大眾。
顧廣毅擁有牙醫師背景,目前在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攻讀碩士。他的作品主要關注性、臨床醫學相關的議題,並從性少數族群的角度探討問題,但是他後來發現,動物在性方面是比人類更弱勢的,他希望從創作找尋服務牠們的方式,寵物貓狗也曾經是創作的主題。
左:顧廣毅《海豚性樂園》的模擬網站門票和手冊;右:藝術家顧廣毅。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海豚性樂園》是顧廣毅在荷蘭駐村時的創作,當時他看到一則爭議新聞:一位動保人士潛入海豚遊樂園,拍攝到訓練員為海豚按摩生殖器的影片。畫面流出後,引發外界質疑,園方有虐待動物的嫌疑;園方則回應,工作人員當時在進行育種計畫,也是在幫缺乏異性陪伴的公海豚「紓壓」。
「如果這樣做真的能幫海豚紓壓,那是否也能提供讓海豚快樂的服務?」顧廣毅這麼思考,便開始了這項計畫。
他參考許多海豚相關的新聞和資料、向專業人士諮詢,設計出《海豚性樂園》的設施。這個設施類似航空母艦,可以在海上漂移,讓海豚自由進出;人類也可以參加賞鯨行程,搭船到樂園觀賞海豚的姿態。
《海豚性樂園》四大設施/左至右:1.提供自慰輔助的「​性玩具遊樂區」。 2.海豚會藉由戳刺河豚,獲取釋放出來的毒素來自嗨,因此設置了「河豚娛樂藥物區」。 3.「​人類海豚互動區」類似海生館的觸摸池,人類可以觸碰、按摩海豚的生殖器,提供兩者都愉悅的雙贏體驗4.在遊樂結束後,提供海豚性病檢疫服務的「海豚性傳染病醫療中心」。圖/㗊機體提供

生物藝術㗊機體伊日藝術台北空間林沛瑩顧廣毅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