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30|撰文者:采泥藝術
kiaf舉辦亞洲的戰後抽象藝術論壇,邀請霍剛、松谷武判、朴栖甫作為台日韓的三方代表。圖/采泥藝術提供。
(由左至右)霍剛、朴栖甫、松谷武判、大會主持人。圖/采泥藝術提供。
韓國單色派代表「朴栖甫」、日本具體派代表「松谷武判」、台灣東方畫會代表「霍剛」三位大師受邀參加KIAF亞洲三大抽象畫派代表論壇,難得的世紀巨擘同台,真是歷史性的一刻! 本屆KIAF 2017 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展覽論壇,特別策劃「亞洲的戰後抽象藝術」( Post-War Abstract Art in Asia)的論壇主題,邀請台灣「東方畫會」代表藝術家霍剛、韓國「單色畫派」代表藝術家朴栖甫、日本「具體派」代表藝術家松谷武判出席與談。 霍剛今年被大會高度禮遇,三位指標性藝術家分別就其時代背景與個人創作的關聯性進行分享。
霍剛,台灣東方畫會代表,從1950年代畫會成立的時代背景出發,提及台灣抽象藝術教育先鋒李仲生對其創作態度的啓發,如何突破學院教育的窠臼與限制,以直覺、感官與思考的並行進行個人繪畫語彙的開創。 霍剛受到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影響之際,同時結合中國書法、圖騰和器皿的分析,將其線條與結構轉化為極簡的元素構成,體現多元的繪畫表現性與精神性的傳達。 朴栖甫,韓國單色派的靈魂人物,致力於挑戰戰後韓國藝術的保守主義,追求藝術的解放。
藝術作為個人自我修行與傳達精神性的表現,他選用「韓紙」裱貼於畫布之上,以鉛筆持續的描繪線條,一種介於書寫與繪畫之間的風格,透過手與身體的重複運動,展現超越藝術的意志,以達個人精神的超脫,也隱喻個人內在對於戰爭的掙扎,對於政府的反抗意識。 松谷武判一開始簡要交代日本戰後環境對於個人生活的影響,爾後分享「具像派」的藝術精神與個人創作的關聯性。其創作主要以「白膠」進行不同形式的肌理與造形表現的實驗,之後則結合「白膠」與「石墨」發展出獨創的表現形式,突破繪畫的平面限制,集結一種在平面與立體之間的想像,作品是繪畫也是雕塑。松谷武判的繪畫或行為體現著「具體派」追求前衛與勇於創新的精神。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彭譯毅的[一 一]以建築材料書寫藝術日記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抱歉了錢錢!北美館推出全新藝術商店與設計商品 邀你一起「貼近北美館」!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請給我『有風格』的畫廊好不好?」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八
2021年ONE ART Taipei開幕!「消費性時代:ON FIRE」啟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市場
藝廊當代藝術藝術跨界潮流人注意!貝浩登限時店推出村上隆首件收藏版模型《Melting DOB》 1/23-27 抽籤預購
2021-01-21|撰文者:貝浩登畫廊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