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30|撰文者:采泥藝術
kiaf舉辦亞洲的戰後抽象藝術論壇,邀請霍剛、松谷武判、朴栖甫作為台日韓的三方代表。圖/采泥藝術提供。
(由左至右)霍剛、朴栖甫、松谷武判、大會主持人。圖/采泥藝術提供。
韓國單色派代表「朴栖甫」、日本具體派代表「松谷武判」、台灣東方畫會代表「霍剛」三位大師受邀參加KIAF亞洲三大抽象畫派代表論壇,難得的世紀巨擘同台,真是歷史性的一刻! 本屆KIAF 2017 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展覽論壇,特別策劃「亞洲的戰後抽象藝術」( Post-War Abstract Art in Asia)的論壇主題,邀請台灣「東方畫會」代表藝術家霍剛、韓國「單色畫派」代表藝術家朴栖甫、日本「具體派」代表藝術家松谷武判出席與談。 霍剛今年被大會高度禮遇,三位指標性藝術家分別就其時代背景與個人創作的關聯性進行分享。
霍剛,台灣東方畫會代表,從1950年代畫會成立的時代背景出發,提及台灣抽象藝術教育先鋒李仲生對其創作態度的啓發,如何突破學院教育的窠臼與限制,以直覺、感官與思考的並行進行個人繪畫語彙的開創。 霍剛受到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影響之際,同時結合中國書法、圖騰和器皿的分析,將其線條與結構轉化為極簡的元素構成,體現多元的繪畫表現性與精神性的傳達。 朴栖甫,韓國單色派的靈魂人物,致力於挑戰戰後韓國藝術的保守主義,追求藝術的解放。
藝術作為個人自我修行與傳達精神性的表現,他選用「韓紙」裱貼於畫布之上,以鉛筆持續的描繪線條,一種介於書寫與繪畫之間的風格,透過手與身體的重複運動,展現超越藝術的意志,以達個人精神的超脫,也隱喻個人內在對於戰爭的掙扎,對於政府的反抗意識。 松谷武判一開始簡要交代日本戰後環境對於個人生活的影響,爾後分享「具像派」的藝術精神與個人創作的關聯性。其創作主要以「白膠」進行不同形式的肌理與造形表現的實驗,之後則結合「白膠」與「石墨」發展出獨創的表現形式,突破繪畫的平面限制,集結一種在平面與立體之間的想像,作品是繪畫也是雕塑。松谷武判的繪畫或行為體現著「具體派」追求前衛與勇於創新的精神。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