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齊白石讓文人畫回到個人的生活與真實,不再是躲在山林裡,這種畫家個人具有泥土味的純真、可愛與自信,表現在繪畫裡更成為超越東西方的美術語言。然而,也有另一位畫家的出身正好相反,以清朝皇族的身份堅持最純正的文人畫精神-「詩書畫三絕」,這位畫家就是溥心畬。
圖/ 溥心畬照片,取自CC、溥心畬|猿戲虬松 56x32cm
溥心畬(1896-1963)祖父為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訢,溥心畬還曾一度有機會被挑選為皇帝,清代皇室包括康熙與乾隆等都愛好藝術且素養極高,但溥心畬又是皇室成員當中才情與繪畫成就最高的。也由於溥心畬優越的社會地位、嚴格正統的教育,且皇室擁有大量的經典書畫收藏得以臨摹,再加上其特有的書畫天份及詩詞造詣,使溥心畬成為中國美術史上「詩、書、畫三絕」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即與張大千齊名並享有「南張北溥」的盛譽,在來台的「渡海三家」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當中溥心畬也是文人氣質最濃的一位,溥心畬不但是20世紀文人畫派的代表人物,過世後更被認為是「中國文人畫的最後一筆」。
圖/ 溥心畬|溪山凝翠 40x116.5cm
當時除了徐悲鴻、林風眠等國畫改革派之外,在北京存在更多的傳統派例如齊白石、陳師曾等人,但兩派其實都贊成國畫必須改革,只是革新派主張引進西洋畫法,傳統派則主張引進院體的工筆以補文人寫意的不足,這個態度其實與溥心畬的作品有高度的同質性。溥心畬除了傳統文人寫意山水畫與工筆花鳥畫之外,也可以看到當時齊白石、揚州八怪的畫風影響,甚至雍正與乾隆御用外籍畫家郎世寧的西洋繪畫風格有時都能在溥心畬的繪畫當中看到(尤其是馬畫),溥心畬渡海來台後更曾以日常生活的詼諧題材創作過一系列漫畫風格的作品。
圖/ 溥心畬|芳樹雙鵲映佳人 59x26.5cm 、踏雪龍媒 111x37cm 、松蔭著書 131x37cm
溥心畬在人生不同階段接觸過的風格與技法常常自然地表現在同一張作品上,就連臨摹古人畫作時除了構圖相似之外,細節上例如線條、用筆、皴法、色彩卻又能融合中國各世代的技法而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意境。以溥心畬皇室遺民的身世與個性來說,在繪畫上我們不能要求他是一個激進改革的畫家,然而在中國繪畫史的集大成上溥心畬卻能夠呈現出筆筆有來歷卻又渾然天成的創作。尤其如今任何事都只求新求快的網路年代,要現代人讀書讀到溥心畬那種程度才去作畫應該是很困難的,因此,溥心畬的精神在往後的藝術史上恐怕很難重現,這也突顯了溥心畬獨特的人生經歷與性格的彌足珍貴,因此溥心畬被認為是「中國文人畫的最後一筆」,也代表溥心畬在中國美術史上的獨特地位。
圖/ 溥心畬|秋山尋幽(左)、虬松雙壽(中)、擬元人山水(右) 水墨 紙本 59×27.5cm、78×35.5cm、80×31.5cm
當然也有人說:「溥心畬是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終結者,張大千則是二十世紀中國畫風的開創者。」我們接下來就來談張大千。
REACTIONS
1
0
0
2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