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撰文者:張嘉恩
今天是中國漫畫開拓者豐子愷119歲誕辰生日,讓我們一起祝他生日快樂!
你知道在中華文化裡漫畫最早是怎麼開始的嗎?
1924年,豐子愷的第一篇公開作品《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被發表於作家朱自清所創辦的刊物《我們的七月》上,同時引起同行鄭振鐸的注意,因此鄭振鐸將豐子愷的作品名為「子愷漫畫」,並連載於刊物《文學週報》中。而豐子愷的創作在同時擁有著東方筆墨的線條下,又有著西方藝術的活潑呈現,有別以往傳統中國藝術的山水畫。自從這篇《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出現後,名為「子愷漫畫」的畫作開始流行於中國,中國也從此有了「漫畫」概念。
跟大多數人一樣,從課本開始塗鴉的繪畫少年
從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豐子愷卻意外愛上了繪畫。某次學習時,他被書本上的單色木版畫吸引,便偷偷為其中一幅著色,上色時不小心把後面幾張紙給浸透,招致父親訓斥。儘管如此,這意外的舉動,使年幼的豐子愷對於繪畫萌生興趣,之後便在學業之餘練習繪畫技藝。
平凡日常便是豐子愷的不凡創作
豐子愷的畫作多取於現實社會,在他簡單乾淨的筆觸下,表現出普通民間形形色色的生活日常。他不使用繁華複雜的技巧,不刻意鑽研世事,創作常為隨興之筆,因此作品大多輕鬆易讀,在平實之間流露出令人深刻的寓意,這便是豐子愷作品不凡之處。
深陷紅色政權,嘎然而止的瀟灑人生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的命運也與同時代的知識份子相似,幾乎無一例外地遭到中共意識形態的專制與迫害。晚年癌症病發,又因無法承受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最後在上海華山醫院逝世,享年76歲。
畫如其人,豐子愷對社會、人生,也多抱以率真、隨緣的心態,若非晚年生活在紅色政權下,他或許會繼續過著瀟灑人生。即便如此,除了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廣為人知外,豐子愷創作領域廣泛,在散文、音樂和翻譯等皆有作品,是個真真實實的大藝術家,在中華文化世界裡早已是傳奇。
豐子愷,(b)1898.11.9~(d)1975.9.15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歌手陳昇、藝術家黃志偉、漫畫家蕭言中描繪男人的夢之河 台灣設計展城市平行展《夢河》10/8高美館登場
2022-09-28|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