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實習生 江慧娟
琳達·諾赫林(Linda Nochlin)。圖/取自Allen Memorial Art Museum。
點燃藝術圈內女性主義的《為何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作者琳達·諾赫林(Linda Nochlin)10月29日因癌症逝世。
致力於女性藝術家解放與藝術史脈絡的琳達,生前任職紐約大學美術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YU)教授。1931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凡薩學院(Vassar College)哲學系、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英語碩士畢業,並在紐約大學美術研究所攻讀藝術史。在藝術史上享有為女性主義發聲地位。
1971年,她發表革命性論文《為何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獲得廣泛關注。此文章旨不在探討偉大女性藝術家存在與否,而是想讓大眾思考藝術圈內性別不公這項更深層的問題。
在以前的藝術界中,唯有男性藝術家的才華才會被保留下來,相反的,女性藝術家則被當時社會的種種窒礙給阻擋在外。即使藝術階層制度歷經了好幾世紀,直至今日仍不斷演變,對於女性的貶低、輕視甚至是驅逐,卻從未間斷過,這樣的情形不僅體現在藝術教育體系上,就連思想上也深受限制。
琳達認為從制度面來說,女性無論是天才還是擁有著天賦,都不可能在藝術上達到與男性同等性質上的傑出與成功。因此在琳達提出此疑問前出版的文章,當提及女性藝術家時,字面上只會書寫著女畫家;而「天才」畫家一詞只有在敘述男性畫家時才會被用到。
琳達在寫實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及法國十九世紀藝術家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等多位現代藝術家都有更深入的研究與貢獻。遺憾的是琳達在今年2017年10月29日逝世。
她的離開引起廣大的悼念,即使琳達已無法持續撰寫任何作品也無法親身的奉獻於女權運動中,但此著作「為何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已在藝術界中享有不可取代之地位。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專刊 今起全通路正式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年展覽重點計畫公布 將呈現藝術史主題展、大型雙年展、國際展及科技主題跨域策展案等多項大展
2022-01-14|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00
焦點新聞
時事觀點建構臺灣藝術史永續工程 國美館110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2021-12-10|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