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撰文者:陳乃慈
專求完美的藝術苦行僧
林清汶形容,謝貽娟就像「把一天當成兩天來用」的藝術苦行僧。她求學認真,以皇家藝術學院第一名畢業,博士班期間,曾至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也曾在大英博物館任職助理研究員,不只專注創作,於理論上也有深入的鑽研。
為了建構自己的創作理念,謝貽娟也曾學習老莊禪學、物理學、心理學…等理論,我們也能從展覽現場的手稿觀察到,謝貽娟曾研究現代藝術家封塔納(Lucio Fontana)的《空間系列》、抽象藝術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點線面理論,對藝術史有深入的了解,進而回歸理論自身的發展。其執著與用心令人動容,可能也因此在藝術的道路上,耗盡了生命的元氣…
林清汶說:「謝貽娟曾說,一輩子只要把藍色作好就好了。」專一、追求完美,或許就是謝貽娟此生的寫照。「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Jo Hsieh 謝貽娟回顧展」將在本月31日截止,不妨走入畫廊,回溯謝貽娟的創作軌跡。
藝術家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采泥藝術展覽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采泥藝術展覽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Jo Hsieh 謝貽娟紀念展
策展人│楊心一 博士
展覽地點│采泥藝術(台北市中山區大直敬業一路128巷48號)
展覽日期│2017-11-22 ~ 2017-12-31
REACTIONS
0
1
0
0
2
熱門新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