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從藝術,尋一條回家的路-走訪2017米耙流濕地藝術季

米耙流濕地藝術季Evoked承誌

2018-01-29|撰文者:文字/謝宇婷 攝影/柯鈞彧 (圖文由Evoked 承誌提供)

前往米耙流藝術季的台十一線公路上/攝影:柯鈞彧
盛夏午後,坐上往台東的花蓮客運,明明是筆直的台十一線,司機大哥卻開的橫衝直撞。左前方坐著一個女孩,提著一個大行李箱,打扮入時,出神地望著窗外,沒有觀光客瀏覽風景的興奮感。突然一陣鈴響,她拿出手機,「喂,Ina阿,我在公車上,再半小時就到家了。」掛上電話,她不禁笑了,卸下在城市裡的淡漠面具,她臉上漾著真誠的期盼。家,快到了。

窗外,在海跟稻田相交處,冒出幾座藝術裝置,造型各異,卻不約而同地邀請觀眾坐下休息,像是呼喚著疲憊的靈魂在此安歇。女孩注意到了田裡的藝術作品,饒富興味的用手機拍照。最熟悉的部落,竟然也有新鮮事讓人興奮。
米耙流藝術季作品「大地的臉孔」/攝影:柯鈞彧
這些田地裡排列的藝術作品,是2017米耙流溼地藝術季的成果,由港口部落跟林務局共同舉辦。因為海稻米只有一期稻作,為了讓休耕後的稻田,持續成為活絡部落的空間,同時也讓港口部落為數不少的創作者有發揮的舞台,而有了藝術季的誕生。催生者就是電影「太陽的孩子」女主角原型人物、海稻米的復育推手舒米‧如妮。她想復育的不只是海稻米,而是整個文化,希望改變大家對部落的印象,讓更多人能夠回到這片土地生活。
「我們不需要再有一個墾丁、再有一個三仙台!」當資本主義快速入侵,觀光似乎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但是對港口部落而言,他們需要的不是大批遊覽車的短暫停留、觀光客上廁所買土產。他們想要的,是讓部落的孩子可以回家。因此,舒米希望透過藝術季營造一種氛圍,讓花東地區跟藝術能劃上等號,就像瀨戶內海跟越後妻有因為藝術季而復甦、吸引人群。
「如果每個在外的小孩進來看這個環境的改變,他們或許會意識到說,也許部落不只是這樣,也可以有藝術的發生。他們每年回來,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對於未來他才有可能有比較多的想像。」
米耙流藝術季策展人舒米如妮/攝影:柯鈞彧
因此,從復育海稻米的初期,她就提出藝術季的構想,並跟林務局爭取補助,在2011年跟2012年舉辦過兩屆藝術季。暌違五年後,2017年再度回歸舉辦第三屆,邀請11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一個月,在部落生活、學習傳統智慧,從土地獲得養分進行創作。
隨著農耕式微而逐漸消失的Talo'an,就不約而同地成為許多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對阿美族而言,它不僅是田地裡的工寮,也是族人休息、嬉戲的場所。但因為經濟型態改變,水梯田荒廢後,Talo’an的經濟跟社會功能也降低,不如以往普遍。但它依然是阿美族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風景。不論是在地藝術家回想起童年在Talo’an 的美好時光,或是駐村的藝術家聽了Talo’an的故事,他們都透過藝術的轉化,讓Talo’an以新的形態復活。如港口部落藝術家撒部.噶照 (Sapud Kacaw)的作品《輕輕落下的種子》,向天延展的枝幹,彷彿招呼人前來休息。漂流木搭成的小亭讓人席地而坐,望向太平洋。

REFERENCE

【Evoked承誌】一本給未來世代的嶄新工藝藝術雜誌--《Evoked承誌》
【Evoked承誌】部落對抗機器:一場文化修補科技情感失能的實驗

米耙流濕地藝術季Evoked承誌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