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2|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前一集提到張大千的大鬍子造型與江湖性格從何而來?
百日和尚而得大千之名
經過百日土匪歷劫歸來後的張大千或許有感國內的世局紛亂,19歲便與二哥張善孖留學日本京都,學習繪畫與染織,留學期間以畫虎聞名的二哥卻發現張大千的繪畫天份而手把手地教導張大千畫畫並參觀畫展,但21歲回國後仍然兵荒馬亂做不成染織,繪畫上在上海學習又一時找不到方向,更重要的是極度思念病逝的青梅竹馬未婚妻謝舜華,萬念俱灰下於是張大千萌生出家念頭的。
圖/ 張大千|戲雀圖 95x46cm、25x50cm;張大千|赤壁賦 89x35.5cm;張大千|芙蓉峰觀瀑88.5x43.5cm。
住進了上海松江的禪定寺,讓住持逸琳法師為他取了「大千」的法名,雖然中間為了燒戒等問題波折了一百天後終於還是被二哥張善孖硬是抓了回來,但從此「張大千」這個名字就永遠跟著他了,且這個名字對張大千的往後畫壇人生也有很大的影響,試想在日後的畫壇上若不是用「張大千」這個名字會差別多大呢? 後文也會再來討論。
圖/ 張大千|桐蔭寄傲圖 97x43cm;張大千|秋江圖 51x38.5cm
下集預告:以假亂真的大師如何蛻變成五百年來一大千?
REFERENCE
REACTIONS
3
0
0
1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絕對與構成-黃騰輝繪畫美學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