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國際失勢 藝界憂心忡忡

台灣藝術國際失勢

2013-05-15|撰文者:王士源

文化部成立近一周年,昨日臺灣師範大學文化行政暨政策研究室公布《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調查研究結果》調查,施政滿意度僅18.6%,更有4成5民眾認為文化部成立一年來,整體藝文風氣並沒提升。

此外,該調查也指出,在華人地區裡「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台灣」等地文化藝術排名裡,認為台灣位居前三名的民眾總數也開始下降,總數為36.9%,其中3.6%的民眾認為排名第一;8.9%認為排名第二;24.4%則認為排名第三,與2002年的調查數據相較,十年來從44.8下降至36.9。

2012國是論壇 藝界憂心忡忡

不只民眾對台灣文化藝術的國際排名信心下降,藝界人士也開始對台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憂心忡忡。今年文化部舉行「2013文化國是論壇」,討論視覺藝術界的資源分配、藝術政策,與建立國際網絡等議題。

論壇中,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即告訴在場藝界人士,他從產業界審視台灣藝術,在「台灣的藝術品收藏」與「國外的拍賣市場」的角度中觀察發現,台灣藝術已面臨到「沒有未來、沒有目標、沒有願景」的重大困境。

他更舉例說明,在去年香港「佳士得」、「蘇富比」國際藝術拍賣會上,「台灣藝術家幾乎全軍覆沒」。台灣藝術拍賣品在國際拍賣會上屈指可數,國外的藝術交易資金更沒有流進台灣,甚至連台灣企業家也寧願花費兩、三億,來收藏中國藝術家趙無極的作品,卻不收藏台灣藝術家的作品

1990年代,台灣的藝術市場曾是亞洲藝術市場的明星,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蘇富比」紛紛進駐台灣。那時日本藝術市場開始走下坡,台灣藝術市場則憑著經濟發展快速成長。

國際失勢 得從稅制開始談起

但「佳士得」、「蘇富比」落腳台灣不久後,卻因台灣不友善的稅制,2000年前後相繼撤離台灣,前往香港。自此,台灣藝術拍賣市場逐漸失去了國際拍賣公司的關注,再加上藝術品買賣高稅率,使拍賣市場走了十年的下坡。

這個稅制問題,乍看只影響藝術拍賣市場,但其實關乎整體藝術生態。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2012美術館國是論壇」,台北產經研究室執行長石隆盛接受訪問時曾表示,藝術品拍賣市場是否蓬勃,與藝術品交易流動順暢與否,關係密切。

藝術家創作藝術品後交付給畫廊銷售,收藏家則透過畫廊購買藝術品。收藏家要轉售藝術品時,常透過拍賣公司與其他藏家交流。拍賣市場若不蓬勃、稅制不良,藏家若無法順利透過藏品買賣獲利,便連帶降低市場的藝術品需求。藝術品的市場需求一旦降低,藏家向畫廊購買新畫的意願便會減低。畫廊畫作銷售不易,藝術家也不易銷售畫作。

沒有良善的市場機制,也造成藏家只願保險投資重量級藝術家,使新銳藝術家難以生存,更讓許多有實力的台灣藏家、國際藏家把焦點離開台灣,前往環境更友善的香港市場交易,使台灣藝術市場日益縮減。這樣的惡性循環,日益掏空藝術發展的整體地基。

「多年來,台灣內部環境沒改變,外在環境改變了」,張學孔在去年「2012美術館國是論壇」也表示,台灣的藝術發展始終原地踏步,但近年中國大陸藝術市場開始興起,華人地區藝術博覽會也不斷出現,台灣已經不是亞洲藝術市場最重要的亮點,逐喪失國際競爭力。

龍應台:文化部仍在學習中

此次民調一出爐,文化部部長龍應台也表示,文化部如果在20年前就成立,或許已經很上軌道了。她解釋說,文化部還在全衝刺中,中間會有跌倒、做錯的地方,呼籲社會要給公務員最大的支持和鼓勵,也對施政情形也說明「你說我滿不滿意?我覺得不滿意啊」。

台灣藝術的國際失勢,有經濟因素、也有制度因素,文化部施政近一年,雖提出擴大駐村計畫、藝術銀行、補助視覺藝術產業觀摩國際藝術博覽會等措施,企圖用多重管道,來刺激台灣重新站上國際舞台。但最根本的藝術市場環境的提升,與稅制調整的努力,卻仍不見具體的整套措施,未來文化部的努力是否會收成效,則仍待觀察。

REFERENCE

【臺師大】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調查研究結果公布
【藝壇焦點】張學孔:讓台灣成為亞太藝術中心
【藝壇焦點】文化部:視覺藝術 預算4億7千萬
【藝壇焦點】石隆盛:改革稅率 讓交易重回台灣
【藝壇焦點】台灣稅制:交易市場 被高稅率拖垮

台灣藝術國際失勢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博會時事觀點

ART TAIPEI 2023 展後觀察:台灣藝術市場多元化的新趨勢

2023-10-25|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