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界職人】日本攝影師橫浪修鏡頭下的純真片刻
2018-04-30|撰文者:伍純秀
2018年4月初,由美國國際攝影藝術代理商商會(AIPAD)舉辦的第38屆The Photography Show攝影展,在紐約市的94號碼頭盛大舉行,展出19世紀以來不同題材的高質量攝影作品,其中日本攝影大師橫浪修(Osamu Yokonami)知名的代表作《1000Children》、《Assembly》系列作品的再次亮相,也再度引起討論話題。
「蒼井優御用攝影師」的名號
橫浪修鏡頭下的蒼井優。圖/取自Instagram。
提到橫浪修,很多人可能最先聯想到他特別的名號,「蒼井優御用攝影師」,1967年在日本京都出生,1987年進入大阪攝影專門學校就讀,直到大學畢業後,曾受邀參與蒼井優2008年曆的寫真書拍攝,他鏡頭底下的蒼井優,帶著淡淡爽朗,沒有一絲華麗與繁瑣,呈現出少女時期最純真、最純淨、活力滿溢的樣子。
其實橫浪修早在國中時期就已經確立志向,因為看了西田敏行在《池中玄太80キロ》裡演的攝影記者的角色,而決定踏入攝影領域,先從拍攝時尚雜誌與商業攝影開始,接觸許多廣告拍攝,之後才開始進行個人創作。
同中求異的《1000 Children》
橫浪修《100 Children》。圖/取自Instagram。
談到橫浪修的個人創作,就得提到他最被世人所熟知的作品《1000 Children》, 在鏡頭下,一群穿著制服的小女孩,左肩頸上夾著一顆水果,主體為女孩與果物,在白色潔淨的背景下,襯托出女孩們臉上的純真與童趣,畫面雖簡單一致,但他認為藉由讓不同的女孩穿上一樣的制服,做著一樣的動作,反而更能凸顯個體的獨特性。
橫浪修《100 Children》。圖/取自Instagram。
這系列作品拍攝長達六年,從原本《100 Children》擴充而成,靈感是來自於為泰國一本雜誌拍攝當女孩時,請她們頭夾當地盛產水果的姿態而產生,他發現,當孩子們努力夾起水果露出的神情,那些細微的變化展現出個體的差異性,也在孩子們稚嫩的臉龐中,看見他們對於未知世界的想像。
集體美感的《Assembly》、《Assembly Snow》
不同於《1000 Children》強調表情張力,開始於2010年的《Assembly》系列作品,橫浪修更想強調的是「團體的美感」,以大自然為背景,拍攝一群神秘女學生,她們沒有名字、看不到樣貌,但卻穿著同樣的服裝,做著同樣的動作,她們列隊而行、相互擁抱,或在雪地狂奔,或在林間嬉戲,由於照片中看不到她們的臉,才能隱藏個體的性格,凸顯出群體的力與美。
橫浪修《Assembly》。圖/取自Instagram。
然而,橫浪修在《Assembly》系列延伸出的新作《Assembly Snow》,更將集體的概念發揮極致,達到了「融合」的境界,在2016年九月,他在廣尾那家藏身住宅區深處的藝廊EMON PHOTO GALLERY,展出新作《Assembly Snow》,他嘗試讓各個個體重疊,在拍攝時以延遲快門的方式,使人物的影像模糊,就彷彿像是雪地裡起了濃霧,讓個體與雪景融合為一體。
橫浪修《Assembly Snow》。圖/取自Instagram。
存在變數的攝影 以鏡頭敘事
擅長拍攝人像的橫浪修,鏡頭底下總能帶出一股神祕、幽靜的氛圍,那些女孩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彷彿藏著不可輕易訴說出的秘密,藏匿在角落的刺點,很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刻下刺痛觀者,但在被刺痛的同時,卻也像是獲得理解般的救贖。
儘管曾經活躍於廣告與時尚界,這類極為商業化的攝影,卻絲毫不侷限他在個人創作上的發揮,不刻意精算好每個橋段,允許拍攝裡存在變數,從凸顯個體差異的《1000 Children》,到強調群體美感的《Assembly》,以及後來昇華至集體融合的《Assembly Snow》,橫浪修不斷的想透過鏡頭敘事,傳達他對於生命的態度,在按下快門鍵的那剎,影像在死亡的同時,也瞬間成為永恆。
REFERENCE
【desotogallery】THE PHOTOGRAPHY SHOW BY AIPAD
【Beautimode】 日本明星御用攝影師 橫浪修:「堅持所愛,就能成就自我風格。」
【thepolysh】奔赴遠方的幻想鄉:日本攝影師横浪修
【圖片資料來源】Instagram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4
林育良 Makoto Lin 鏡頭下的台灣:「我的攝影不只關乎總統,而是討論影像的力量與可能性。」
2020-10-21|撰文者:林侑澂1716
Makoto Lin《不盡.富士》 以攝影訴說對於心中淨土的情感與寄託
2024-12-30|撰文者:林侑澂3121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0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0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