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撰文者:莊瑋容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Living with Sky, Water & Mountain: Making Place in Yilan)即將於今(2018)年5月24日起在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台灣館為深耕宜蘭20多年的黃聲遠建築師暨田中央工作群負責設計,目前將與策展人王俊雄陸續抵達威尼斯布展。
文化部楊子葆次長(左4),國美館蕭宗煌館長(左2)與貴賓持聶永貞設計之主視覺合影(左起外交部辛繼志委員,義大利經貿辦事處蕭國君代表,黃聲遠,王俊雄,黃健敏,華碩林宗樑副總裁,營建署吳欣修署長)。圖/文化部提供。
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題「Freespace」,深耕宜蘭20多年的參展團隊田中央,在宜蘭這幾年都市化的過程,深感「營造地方」的重要,因而以「建築可以改變一個地方」回應雙年展主題。展覽分為「凝聚記憶:與時間做朋友」、「設定基準:大棚架為地景參考線」、「重回大地:記住身體忘掉時間」三大重點呈現。田中央提出的設計,將新與舊融合、邊界與介面無法辨識,彷彿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成果。楊子葆次長致詞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文化部楊子葆次長於行前記者會中表示,建築是項獨特的藝術,因為它是個人能直接進入的空間,能帶來直接的幸福感,黃聲遠的作品強調人與土地及環境的連結,也是另一種幸福的形式。「威尼斯參展,能讓國際看見臺灣、理解臺灣是如何梳理山海水土彼此的緊密關係並實踐」。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比1試組裝記者會展場一隅。圖/蔚龍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形容黃聲遠團隊在宜蘭營造人民能夠親近的公共空間及安身立命之所的20多年歷程,實踐了「真正的自由,不是離開,而是可以選擇留下」的真義。而本次參展的50多個金錢或材料的小額贊助更象徵把台灣的基層建設帶到威尼斯,意義非凡。
營建署吳欣修署長致詞提及,「近年建築界的思維從建築物凌駕土地翻轉為建築物與環境的融合,在當前都市化的發展趨勢下,透過建築讓人與環境、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理想其實難度很高,田中央團隊20年來在宜蘭透過不同建築設計思維持續實踐這理念。」期望此次參展能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有不同其他國家的概念及新建築價值。
黃聲遠建築師致詞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聲遠說目前田中央工作群的成員都還在不同工作崗位打拼,自己有點像吉祥物代表出席,「感謝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的連結,讓生長於上的團隊都能夠茁壯成長,也更有機會讓世界看到。」對於威尼斯雙年展,黃聲遠以交朋友的感覺來參加,因與其他國家的建築界已有民間交流活動,很期待在既有的認識之下會有新火花產生。
黃聲遠 x 田中央工作群「宜蘭社福館」工作模型。台灣館評審委員黃健敏說黃聲遠的模型反映著工藝的精神。圖/田中央工作群提供。
臺灣館將在5月24日至5月27日舉辦多場交流活動,將與愛沙尼亞、日本、土耳其與德國等國家館合作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印尼、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建築領域專家,暢談東南亞現代建築設計。並將與梵蒂岡館、日本館辦理共同活動。策展人王俊雄說:「這次策展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威尼斯雙年展不只是個展覽,而是在世界上交朋友,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台灣價值。」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主視覺照,由聶永貞設計。以刺繡帶出田的意象,黃聲遠十分喜愛這樣自由自在、很多開放交流的感覺。策展人王俊雄說這應該是聶永貞將要封筆一陣子前的最後作品。圖/蔚龍藝術有限公司提供。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 展覽時間:2018年5月24日至11月25日
◆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