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撰文者:詔藝
許凱翔,1994年出生,私立復興商工、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為「2018 Bluerider OPEN 台灣青年藝術家發光計畫」之276名申請者中,入圍評審團圈選41名內,並於最終獲得展出資格的12位藝術家之一。
作品《千里眼》(左)、《順風耳》(右)。圖/許凱翔提供。
據藝術家表示,小時候即展現出對於藝術高度的興趣,並對繪畫能力信手捻來。看完漫畫後有模仿創作的習慣,且時常於不經意的瑣碎時間中,得以迅速完成對於微小器械,如金屬零件、螺絲釘、電路板等之精確描繪。藝術家自承受漫畫文化影響至深且鉅,從國中時代起,往往提起沾水筆就卯起全副精神創作。《順風耳》手與頭局部。圖/許凱翔提供。
高中後,主要以油彩為媒材,專注於西方具象繪畫的練習。直至大一時期,遇到以「白描」佛像著名的水墨畫家林季峰老師,注意到了這種對藝術家而言頗為新奇的傳統技法。但直至大三起,接觸到當時剛自大陸返台,帶回整套新穎水墨工筆系統的鄭志揚老師,更大大地震驚了當時對於傳統藝術技法不甚有興趣的他。之後逐漸將水墨中的「白描」技法帶入他的漫畫風格創作,也可以說他是將漫畫線條轉化成白描工筆的過程。他特別強調,在他的人生經驗中,這兩者完全相通而難以分割,必須將兩者視為單一的整體。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