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 現場直擊與10件作品特選

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 現場直擊特選作品藝壇觀察

2019-01-17|撰文者:林侑澂

【D01.谷公館.台北】

台北當代蔣勳,《寒林》,水墨設色、畫布,45.3x147cm。圖/谷公館提供
藝術家蔣勳,作為台灣美學研究與實踐的代表人物之一。應谷公館之邀參加台北當代藝博會。延續著蔣勳《天地有大美》個展,再次帶來的意境淵遠,形式典雅的水墨作品。透過國際藝博會的平台,向世界的觀眾們介紹「長卷承載的不僅僅是視覺藝術,也是時間。」的東方美學。無論是邊收編放邊看的「多視點轉動」,或是石濤畫論中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的遊記式繪畫方式,甚至是追求「物我平衡」的捨得境界,都在蔣勳的《寒林》中清晰而恬淡地呈現。畫面中近遠相應、擷取了遊覽的片段,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天地的遼闊。連綿的山形與水氣,更是營造了清風徐來的恬靜氛圍。已入「從心所欲」之境的蔣勳,再次用實際的創作,為所有觀眾提供了一方淨土。也為藝術界留下了厚實底蘊累積的瑰麗篇章。

【D12.格萊斯頓畫廊.紐約/布魯塞爾】

台北當代馬修·巴尼 Matthew Barney,《DRAWING RESTRAINT 9: Shimenawa》,2005,彩色照片、自潤滑塑料框,109.2x109.2x3.8cm。圖/格萊斯頓畫廊提供
藝術家Matthew Barney的作品《DRAWING RESTRAINT 9: Shimenawa》是一件攝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也是非常珍貴難得的限量版本之一。Matthew Barney從就讀耶魯大學時期,就以實驗性的攝影嶄露頭角。並且將運動醫學中「過度生長」(肌肉在身體上成長的過程)的概念引進作品之中。並且以獨特的剖析式攝影操作,探索著生理及心理抵抗行為。Matthew Barney的創作方式具備了深度的敘事性及多重電影語言,讓觀者在欣賞細膩的視覺層次的同時,也彷彿在閱讀小說一般,身歷其境地感受作品的氛圍。

【D13.高古軒畫廊.紐約/比佛利山莊/舊金山/倫敦/巴黎/羅馬/雅典/日內瓦/香港】

台北當代藝術家烏爾斯·菲舍爾 Urs Fischer,《Real Problem》,2013,鋁製附合板、亞克力底漆、石膏底料、亞克力墨水、噴圖搪瓷、亞克力絲網、亞克力顏料,43.2x182.9xc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曾經參加過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2011)的瑞士籍藝術家Urs Fischer,帶來了他的Problem Paintings系列作品,本次展出的《Real Problem》也是其中一件典型的代表作。本系列坐在創作手法上,採取類似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絹版印刷,並發展出了自身獨有的創作方式。Problem Paintings系列的結構以名人的肖像為底,並將日常所見的簡單水果與食品覆蓋上了名人的臉部。Urs Fischer的靈感來自於日常中的基本物件,卻轉換了這些幾乎無人不知,卻未曾被「以這個角度」討論的符號。如果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那麼何謂真正的成名呢?食物或水果與名人之間,何者又是真重要的呢?Urs Fischer藉由藝術的創作實踐,幽默而明確地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辯證問題。進而為觀眾們點出了一個思考點,反襯出了當代藝術與社會價值觀之間互為表裡的呈現可能。

【D06.David Zwirner 卓納畫廊.倫敦/紐約/香港】

台北當代Raoul De Keyser,《Untitled》。圖/台北當代提供
比利時籍的現代畫家Raoul De Keyser,少年時在法國的敦克爾克藝術學院求學成長。並加入了藝術組織New Vision,以「重估日常現實」作為自身藝術創作的主軸線。長期以抽象的幾何繪畫表達自我,Raoul De Keyser大多以柔和的色調描繪多層次的有機形狀。在他追求藝術的生涯中,持續對於繪畫的的「物質性」「極簡主義」進行探究。透過將幾何抽象的元素重組排列,反映出了藝術家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認知。經過將觀察心得的反芻內化,轉換出相當簡潔直觀式的視覺語彙。欣賞Raoul De Keyser的作品構成,獲得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藉由藝術家的眼睛與靈魂,重新思索我們的日常構成認知。

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 現場直擊特選作品藝壇觀察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3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

2022 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Art Formosa ,現場直擊必看亮點

2022-09-17|撰文者: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