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焦點新聞

特展

供養藝術極致美學 世界宗教博物館看得到國寶級珍藏

世界宗教博物館供養藝術陳國寧宋代瓷器汝窯

2019-06-05|撰文者:世界宗教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世界宗教博物館即日起至8月18日推出「供養藝術-心.器.法的對話」特展,200件宗教供養器物及文人清供的藝術品,書、香、茶、花等供養藝術的極致美學,一覽無遺。其中宋代瓷器更是翹楚,國寶級的秘色窯「八菱瓶」、汝窯「水仙花瓣盤」,難得一見,考古學者都忍不住讚嘆連連。
「供養藝術-心.器.法的對話」,詮釋供養藝術的內在精神與美學概念,展場布置得相當雅致。(圖由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供養藝術-心.器.法的對話」,詮釋供養藝術的內在精神與美學概念,以人們的「心」意、上供的「器」物與信仰的教「法」三者為核心,結合社群信仰文化的生活美學,與在地宗教社群合作,藉由禮敬神靈的情境布置與器物展示,讓心、器、法交流對話。
展期至8月18日的「供養藝術-心.器.法的對話」,展出200件宗教供養器物及文人清供的藝術品。(圖由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表示,「供養」是發自尊重恭敬的誠心奉獻供物,宗教的「供養」包含具體的供品器物及信仰儀式與修行。當信仰融入生活,生活器物運用於宗教儀式,裝載珍貴的供品與虔誠的心意,化身為神聖且特殊的禮器,別具意義。到了文人雅士手上更大放異彩,淡化供養器物的宗教色彩,卻昇華至藝術品等級,放在廳堂、書齋等處,修心怡情養性,增添生活情趣。
展區以宗教供奉聖壇、文人清供藝術兩大主題呈現。策展人鍾偉愷說,宗教供奉區以印度教、道教、佛教3個東方宗教為主題,個別布置獨立的聖壇,介紹供奉形式與器物及背後內涵。不論是印度教唱誦祈禱文所使用的樂器,或拂塵、孔雀扇等器物;或道教為酬謝神恩的「斗燈首」,都能近距離觀察,機會難得。
文人清供藝術區,布置得相當雅緻,展出「文人清供」的文玩:書畫、茶、花、香道與琴等歷代珍品,其中溫如玉、明如鏡的瓷器,是清淨供器的巔峰,尤其單色釉彩,有拈花微笑的禪意,觀之令人心靈澄淨。

館長陳國寧特別推薦:五代秘色窯的「八菱瓶」,顏色優雅神秘,做工精緻細膩,據傳全球只有3只;宋代汝窯的「水仙花瓣盤」,盤上花瓣造型的弧度堪稱一絕,連故宮博物院都看不到;宋代定窯的「白釉觀音座像」,法相莊嚴神聖。都能從中看出古代文人如何將祭祀的供養物品,轉換為生活恬淡的美學品味。

REFERENCE

供養藝術極致美學 宗博館看得到國寶級珍藏 -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世界宗教博物館供養藝術陳國寧宋代瓷器汝窯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3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焦點新聞

特展

世界宗教博物館《20周年系列 「愛如花如種」9/11線上開展》

2021-09-11|撰文者:世界宗教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82

藝術評論

焦點新聞

特展

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愛神大集合!神隊友巴士特展,七夕浪漫登場》

2021-08-12|撰文者:世界宗教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45

藝術評論

焦點新聞

時事觀點

世界宗教博物館《宗博館吉祥物防疫洗手舞萌翻了》

2020-04-20|撰文者:世界宗教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