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撰文者:林侑澂
王虹凱,《這不是國境音樂》,2019,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台中清水 工作坊、聲音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異。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王虹凱(台灣)的作品《這不是國境音樂》,聚焦於追溯音樂家江文也的生命故事。江文也生於1910年、日治時期的台灣,卻在日本成長,成年後前往中國生活,最終返回台灣定居。這樣的文化背景讓他在中國被視為「漢奸」而坐牢,回到台灣後又因為「親共」而再度入獄。在台灣、中國、日本三地,江文也都不見容於當時空所既有的意識形態。或許是對於社會的無奈,讓生命回歸於音樂後,江文也創作的歌曲如「白鷺鷥之歌」、「阿里山之歌」等,大都多是環繞著非人生物、山林等等的主題。
在1935年,在新竹到台中的廣大區域,曾經發生過臺灣史上傷亡最重的地震災害。在《這不是國境音樂》中,王虹凱從江文也1935年、為了台中大地震所作的賑災歌曲出發。為這首僅留下文字敘述,卻找不到樂譜的歌曲舉辦了多場的工作坊。帶領著學員沿著江文也生前的足跡考察,重新去思考,試著再現這首賑災歌曲。作品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除了樂曲本身,也反映出了在大時代下的音樂家生命。
薩望翁・雍維 Sawangwongse Yawnghwe,《鴉片視差》,2019,油彩、麻布,224×400 cm,《附註》,2019,尺寸依場地而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薩望翁・雍維(緬甸)在故鄉撣邦、是撣族良瑞王室的後裔。但家族卻在風起雲湧的過去100年間,經歷了殖民統治、獨立運動、政變以及流亡海外(現居荷蘭)。
懷抱著對於緬甸的關心,薩望翁對於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長期且密切地關注,創作取材上也經常與之相關。為了參與本次亞雙展,特別製作了作品《鴉片視差》。展間的各個作品之間,串聯了各種合法或非法的關鍵字。除了探討著毒品本身,也將被毒品貿易滲透影響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關係,錯綜複雜地呈現在觀眾們面前。作品所探究的議題看似距離一般觀眾很遙遠,事實上卻是反應出了與東亞地區乃至全世界,各種利益之間相互影響的連動關係。
江凱群,《豐田玉庭園》,2019,複合媒材、閃玉、墨玉、台灣相思木、人造矽酸鹽礦物、聲音、攝影,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江凱群(台灣)的作品《豐田玉庭園》從自身的童年記憶與花蓮的人類學研究發想。據近三年所發掘的證據顯示,花蓮所產的閃玉,約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大量流通。而在日本對於觀賞用的「水石」也有著淵遠的品鑑標準,花蓮閃玉翠綠氤氳的質地,在日治時代相當受到欣賞。當地的「閃玉礦脈」在19650年受到臺大地質系的關注,並在1965年上報之後,一時之間吸引了大量外來者和本地農民積極採集。諸多的文史考察,顯示了在花蓮豐田玉石礦業曾經的榮景。將這些考察進行探討與詮釋,江凱群開始與科學家合作,透過化學的方式去「生成」這些閃玉。展場中所陳設的化學液體,即是相關研究的範本(會隨著時間慢慢結晶成人造閃玉)。大自然界需要及長時間才會產生的礦物,人為的方式卻僅需要極短的時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引起了觀眾們對於時空更迭的反思。
REACTIONS
1
0
0
3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現代藝術「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首站國美館將於626結束 第二站彰化縣立美術館接棒、終站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2-06-2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