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藝術評論

傳統書畫美術館藝文跨界策展

私人美術館如何活用藝術收藏?齊白石的當代轉身與晶美術館三劍客

晶美術館齊白石林光輝張忠弘張芳民

2020-02-05|撰文者:陳晞

不管我們以甚麼樣的方式來到台中市,我們都很難不去注意到七期(註一)那高樓比肩的天際線奇景。在許多人對於台中市的記憶中,那不過是這20年間發生的事情。它象徵著一種台灣現代都會文明的極致,惟擁有足夠實力的人才能在這個逐年上漲的房價與地價中品味生活。
直至今日,出現了林光輝、張忠弘與張芳民「三劍客」,在比鄰台中市政廳黃金地段的大樓中成立晶美術館。他們分別以四十年的收藏、追求生活藝術化的藝術精神以及結合藝術資產管理與創新經濟的策略,正試圖建立起一種新思維的私人美術館。
鄰近台中歌劇院的晶美術館外觀。圖/晶美術館提供
《齊白石-華人百年藝術巨匠》大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第一把劍:華人巨匠無盡藏、白石老人作先鋒

「華人百年巨匠」可說是晶美術館參戰近現代華人藝術詮釋場域、先聲奪人的重磅計畫。美術館團隊在千百個近現代華人藝術家中,挑選了吳昌碩(1844-1927)、齊白石(1864-1957)、黃賓虹(1865-1955)、徐悲鴻(1895-1953)、潘天壽(1897-1971)、張大千(1899-1983)、林風眠(1900-1991)、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1989)、吳冠中(1919-2010)等十位藝術大師選為華人百年巨匠。美術館學術研究部門以八大指標來作為系列華人藝術巨匠選集的標準,更進一步地說,這八大指標的內涵其實代表著藝術家在個人藝術造詣的深度、藝術收藏的廣度,以及他如何影響後世。除了在藝術技法的獨特性、美術教育上的貢獻、開宗立派、被公私立機構收藏之外,國家是否有成立該名藝術家的美術館或紀念館,則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指標。
齊白石作品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這些面相來看,以齊白石作為華人藝術巨匠系列大展之先鋒,可說當之無愧。齊白石在冷戰時期曾獲世界和平理事會(WPC)頒發國際和平獎,是北京畫院的創院榮譽院長。後更有齊白石舊居紀念館、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等公立歷史與學術機構。
藝術成就與藝術的公眾性,連帶影響了藝術家作品在藝術市場上的價格,白石老人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高價也是數一數二。2017年底在北京保利拍出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拍出42.86億的天價,創下中國近現代書畫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紀錄。無獨有偶,在之後的兩年間,齊白石的展覽於東京、京都、雅典,甚至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地遍地開花,全都是由中國北京畫院所策動。當中國知道有台灣的私人美術館也在進行齊白石大展、製作藝術微噴版畫,更為華人藝術巨匠研究出版的時候,馬上與晶美術館建立了緊密的聯繫。
齊白石書信筆墨真跡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晶美術館館長林光輝是一位具有40年深厚收藏經驗的中部藏家,晶美術館此次的齊白石大展之展品,均來自他多年來的收藏。這幾年間林光輝與張忠弘、張芳民等人為了把晶美術館的「地基」打好,奔走海內外看展、拜訪多所國際藝術機構與學院。
對林光輝來說,收藏不是作品的終點。一件作品在收藏之後還有甚麼樣的可能,全仰賴著收藏家的氣度與眼界。30年前中央美院在新加坡展覽時,時任院長靳尚誼賣出的第一張油畫作品,即是林光輝購得。也在這樣的機緣之下,林與靳結識,進一步認識了許多優秀的中國藝術家。這份藝術情緣延續到了現在,讓晶美術館對於近現代華人藝術推廣與活化收藏的策略不止於閉門造車,而是與各地的權威機構相互鏈結合作。
晶美術館館長林光輝(右一)與參觀民眾一同聆聽晶美術館團隊的導覽。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這樣的合作或許也為兩岸文化外交友好化盡了一份心力。他同時也分享晶美術館出版物給這些藝文機構,他們驚訝臺灣民間美術館居然能有這樣的研究出版能力。因此建立了信用與默契之後,晶美術館接下來的徐悲鴻大展,也將與徐悲鴻紀念館聯合舉辦。他與徐悲鴻後代、紀念館徐慶平館長一見如故,見面便與林光輝細數他小時候如何看著父親徐悲鴻與齊白石往來。
徐悲鴻紀念館徐慶平館長(左)與晶美術館館長林光輝(右)。圖/晶美術館提供
近現代藝術作品往往四散各地,單靠公立美術館的館藏難以備載。而公立美術館的學術研究、教育推廣與展示能力卻是支撐藝術品延續其價值的基石。從這個方面我們可以發現,林光輝作為晶美術館的第一把「劍」,透過民間收藏的藝術推廣與公眾展示,意在與其他藝術機構相輔相成,讓作品活化。

第二把劍:齊白石、晶白石、後白石

此次的齊白石大展展出了三冊花卉草蟲冊、成扇、長軸水墨和書信筆墨等真跡作品。一進到二樓的展場,展覽團隊以洋紅與普普風的主視覺帶給我們對於齊白石絕然不同的印象。洋紅是齊白石許多作品中畫龍點睛的色彩,他在畫他喜歡食用的荔枝,抑或是花、蟲草作品時都會使用。
《齊白石-華人百年藝術巨匠》大展展場主視覺。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齊白石-華人百年藝術巨匠》大展展場中的隱藏版展櫃裝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白石老人出身農家子弟,其作品都在描繪生活周遭的事物。最令人為之驚嘆的就是其寫實的精細度。昆蟲的神情與動作、身體部位的紋路與腳上的細刺等,都另當代人難以想像這竟是不曾使用攝影術、僅以毛筆完成的寫實作品。例如《花卉草蟲冊二十開》裡的蜜蜂,以墨色暈染的方式呈現雙翅高速拍動的速度感,讓昆蟲的動態與栩栩如生的生命都精細地呈現在宣紙上。為了呈現齊白石畫面中的靈動感,晶美術館也特別找來動畫團隊,為齊白石的作品量身打造動畫短片。
《花卉草蟲冊二十開》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這次展出的鎮館之寶〈三鷹圖〉,是齊白石在畫面中難得畫入三隻老鷹的少見作品。這幅畫作於1926年,齊老父母分別於該年三月跟七月相繼離世。他繪製這幅畫的時候已經62歲,來到北京近7年,至此終老。那時沒辦法前往奔喪的齊白石,讓美術館研究團隊從這個方向推測作品意在呈現自己的家庭。三隻鷹彼此之間毛色濃淡、體型比例、位置與姿態等,都可以推敲出小鷹望向目光朝向遠方、即將飛離的兩隻成鷹,映照出白石老人面對父母離世時心中的不捨。
晶美術館團隊為觀眾導覽鎮館之寶〈三鷹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齊白石〈三鷹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除此之外,展覽中也透過不同的視角呈現齊白石作品中的美學意涵。像是將齊白石的畫作局部放大,讓觀眾更清楚感受齊老筆觸與渲染效果的《晶.白石》系列藝術微噴版畫,以及透過相機微距拍攝、進一步變造的《後.白石》系列。美術館展覽團隊與《晶.白石》、《後.白石》兩個系列的創意,是晶美術館的第二把劍。這種藝術衍生創作的創意源頭,來自於晶美術館創辦人之一的張忠弘。
晶美術館團隊為觀眾介紹《後.白石》系列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學生時代曾以油畫創作入選台陽展的張忠弘,儘管後來並未成為藝術家,然而在營運建設公司時的許多方針,都堅持著他對藝術和生活之間的理念。談到晶美術館的經營特色,張忠弘自認在硬體規模上晶美術館比不上故宮、國美館這樣的國家機構,但晶美術館依舊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我們的出路是在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要生存就要有差異化。」張忠弘說。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臺灣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的靈活度、彈性且願意嘗試創新的特點。
他不諱言,身邊也有許多老闆坐擁收藏,卻不知道藝術品如何分享。「你去到他家,只要他知道你是懂得欣賞的人,他甚麼都跟你分享。」 張忠弘說,「其實有收藏的人都很希望能分享,只是不知道分享給誰、如何分享而已。晶美術館其實有很大的一個初衷,是希望成為一個能讓藏家安心分享、交流的平台。」
晶美術館創辦人張忠弘與《晶.白石》系列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除此之外,張忠弘也希望在這樣的初心之上,能建立更深的鑑賞交流關係。以此檔展覽為例,晶美術館團隊從世界各地約500本左右的齊白石專書中,盡量蒐羅了將近200本來進行研究、細讀齊白石,進一步解析,其部分成果就是一進展場所看到的《晶.白石》。其中一幅特寫齊白石作品〈一筆葫蘆〉裡、少了一條腿的蚱蜢特別引人注目,每一個畫面的特點都在《晶.白石》的解析之下被挑選出來,讓齊白石作品中寫生、寫實的韻味在這樣的特寫之下更能被眾人感受。《後.白石》對於齊白石作品的變造,也在同樣的概念之中。以微距鏡頭作為一種非人的眼睛來進一步解構所產生的畫面。其局部放大與變造之下呈現的視覺,猶如結合東西方觀念之下所創作的現代抽象水墨作品。
《晶.白石》系列齊白石的作品去蟲的葫蘆藝術微噴版畫。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第三把劍:活化收藏的資產管理策略

在美術館導覽人員為公眾進行齊白石大展導覽的尾聲,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子,金邊細框眼鏡裡流露幹練而精明的眼神,站在人群中隨時注意著現場的動態。等到導覽講解告一段落沒多久,便向前一步接替著與觀眾介紹齊白石的藝術微噴版畫與原作的差別,以及晶美術館對於藝術收藏展示與活化的策略。現場悠遊在齊白石畫面中的感性氛圍,頓時變成了充滿藝術作品與產業轉型的通識講堂。將觀眾從藝術欣賞拉回地面的這位男子,就是晶美術館的共同創辦人張芳民。
晶美術館共同創辦人張芳民曾經在經濟部的「自動化小組」和「中國生產力中心」,與台灣「自動化之父」石滋宜博士輔導台灣產業全面自動化轉型。晶美術館也是在他推動的智慧城市與智慧建築之下的建築體之一。如何在不同領域的產業之間進行溝通,是他為人稱道的長項,如今他搖身一變,成為晶美術館在藝術資產管理與活化的軍師。令人好奇的是,藝術資產管理在私人美術館究竟可以產生甚麼樣的產能與產值?
張芳民(右)與觀眾介紹華人藝術資產管理的觀念。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資產認定在臺灣缺乏足夠鑑定機制去建立共識,這並非一間私人美術館可以完成。然而目前除了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推動藝術資產觀念之外,晶美術館願意拓荒嘗試依舊令人拭目以待。在籌備晶美術館期間,張芳民也拜訪了中國「冠軍計劃」共同主持機構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去看看對岸如何進行藝術資產管理的研究。而中國方也關注著晶美術如何實踐,甚至在中國官方的刊物《中華智庫》中以兩篇專文的篇幅邀請晶美術館館長林光輝與張芳民撰文介紹晶美術館的理念與策略。

晶美術館藝術產業化營運架構圖。圖/取自晶美術館《華人百年藝術巨匠》專書
張芳民說,對有企圖心的收藏家來說,藝術收藏擁有的可能性,絕對不止於坐等價格上漲轉賣,「藝術資產要跳脫個人資產的框架來思考。」  他進一步分享了他前往某位藏家欣賞作品的經驗:在一次與藏家朋友的家中鑑賞作品時,那位藏家小心翼翼地拿出來。先發給大家口罩、手套,確認大家戴上之後,又小心翼翼地攤開來。「惜畫如命,但平常卻也不會拿出來看。」 孤芳自賞之餘,卻也不一定確認過作品的真假,藝術作品與藏家都不應該只有如此的。藝術品若要延續其藝術價值,就必須持續地被討論、展示,甚至「使用」。晶美術館的第三把劍,就是關於如何將藝術品視為一種另類資產,加以「利用」。
晶美術館團隊為觀眾介紹藝術微噴版畫與原作之間的差別。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儘管私人美術館是一個以分享、公眾作為出發點所成立的,但私人美術館有其營運成本,在財務健全的情況下永續經營是不容易的。藝術資產管理在國際上的金融業多是以作為替代資產的一種,來進行抵押融資、眾籌、理財、遺產管理或藝術品銀行等。張芳民意在將晶美術館視為一種智慧化的私人美術館,並藉此活用藝術資產,成為得以自給自足的藝術機構。然而做起來卻還需眾志成城,從法規制度到民間共識,都還需時間的培養。
舉例來說,從藝術品衍生出來、在臺灣被稱之為「文創」衍生的禮品和工藝品,其產值流動性與規模,雖然都比國內藝術市場交易來地廣泛。然而這背後的商機,源自於大眾對於不同文化藝術的認同度與鑑賞能力,其根源甚至可以延伸探討到國民義務教育中、藝術教育交給我們的藝術觀念。

《齊白石-華人百年藝術巨匠》大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所有受過義務教育的臺灣人都知道畢卡索,卻對畢卡索讚譽不絕的齊白石等華人藝術家不熟悉的時候,我們要拿甚麼來讓大眾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藝術?這也是為什麼藝術教育是所有藝術機構在進行藝術推廣時的目的之一,讓文化藝術透過品味的傳承、透過商業行為或衍生創作行為,讓藝術成為每個個體內在的自信所在。

三位一體

在這個充滿「容積率藝術(註二)」的台中七期,晶美術館在藝術收藏展示、軟硬體設備與衍生運用,以及智慧化管理藝術資產的三位一體,或許正在增加近現代華人藝術的價值容積率。以美術館規格策畫、研究、推廣近現代華人藝術,晶美術館也連結文化外交,讓近現代華人藝術作品活化成為一種文化藝術的自信力。除了近年來在拍場的高價紀錄、畫廊之間的展覽比拚或是美術館的館際合作之外,晶美術館的崛起可以讓我們發現,臺灣藏家更逐漸意識到,藝術收藏背後蘊含的社會責任與作品價值本身的正相關。這種公眾展示與私人收藏之間、關係的活化看似曖昧,卻是藝術作品維持甚至增加其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之必要。
除此之外,晶美術館與中國近現代藝術機構的交流也給予我們省思。這往往碰觸到台灣在討論華人近現代藝術時、難解的文化政治問題,也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意識形態洪流,導致近現代華人藝術在台灣的曝光度與討論度,逐漸只存在於拍賣市場與特定的博物館之中。晶美術館又能否以民間美術館的特性,在臺灣造就近現代華人藝術的新熱潮,令人拭目以待。
展覽現場也配合導覽,情境式的燈光變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註一: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簡稱七期。
註二:根據統計,2019年臺中120公尺以上的高樓以43棟居全台之冠,其中七期重劃區的大樓最高達650%以上的超高容積率,加上腹地廣闊使該地區呈現全台少見的高樓密度。

晶美術館齊白石林光輝張忠弘張芳民
REACTIONS
喜愛

5

好美

4

3

0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