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

從美術館的策展趨勢 凝視台灣文化與歷史的多元軸線

美術館文化與歷史當代藝術多元性觀點詮釋

2020-03-24|撰文者:林侑澂

台灣作為一個文化融合體,組成元素相當複雜。伴隨著社會體制的開放,人文學科的敘事自然衍生出了更多的可能。這讓「多元文史的結構該如何梳理?」成為了社會共同的課題。在國際間的潮流,對於單一話語權的反思早已是趨勢。近年各國也藉由美術館 / 博物館的帶動,將多元文史的研究成果,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台灣的公私立藝文機構也紛紛以不同形態的展覽策辦,提供了豐富的角度來觀看台灣的文化與歷史。
文史梳理的工作對於台灣而言,與多數的東亞國家一樣,首先面對的就是「不同階段的殖民課題」,接下來則是「該放在何種脈絡中觀看」。尤其後者,更是成為了越來越多藝術家所關心的創作方向。而美術館的相關策展,無論是從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反思(由外向內)、或是以台灣藝術家的作品闡述(由內向外),都相應地記錄下了許多註解。
台灣位於東亞島鏈的中心,在過去四百餘年都是海上貿易的樞紐。歷史中以原住民文化為基礎、漢、歐洲、日本、東南亞的文化都以不同的形式,成為了現今台灣的一部分。當代藝術也在社會發展的同時,透過移民、殖民、語言、經貿、科學等等策展方式切入,對於文化與歷史提出了多面向的研究。
王虹凱,《這不是國境音樂》,2019,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台中清水 工作坊、聲音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異。圖/臺灣國立美術館《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提供
【移民】的軌跡往往會讓身處不同場域的個人,反思本身的定位。在藝術家王虹凱的作品《這不是國境音樂》中,試著透過音樂家江文也的生命經驗來討論身分認同的課題。江文也生於1910年代的台灣,從小在日本接受教育,卻始終被日本人視作「次等公民」對待。成年後前往中國就業,則是因為在日本生長的經歷被視作「叛國者」。回到台灣定居後,又因為被懷疑「通匪」而下獄。無論到了哪裡都生不逢時,讓江文也的音樂最終回歸到自然山林等等與人疏離的主題。但基於對於鄉土的情感,江文也仍在1935年為了台中大地震寫下了重要的賑災歌曲。
時至今日,江文也多數的詞曲並未留下樂譜、僅僅留下了部分的文獻。從這些紀錄中,可以感受江文也對於台灣人身分認同的無助。今日的台灣社會,已經能夠包容不同的認知與意識形態。而這件作品,提供了觀眾一種跨越教科書、反覆切換視野的歷史探討方式。
何經泰,《都市底層-土生》,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圖/非池中藝術網翻攝自高雄市立美術館《TATTOO刺青-身之印》展場
【移民】
的發生,在今日大多已經是個人的選擇。但在近代史中,往往是伴隨著政治 / 戰爭因素的大規模遷徙。藝術家何經泰的作品《都市底層-土生》透過人物攝影,紀錄下了時代的樣貌。作品中的被拍攝者:土生,是1949年隨著國民黨來台的維吾爾人。前半生離鄉背井,漂流了千里。後半生在台北縣拉過黃包車、混過黑社會、殺過人坐過牢,晚年在城市的邊緣成為了流民。身上除了刺青,也留下了不同時期的傷痕,留下了一種非主流卻又非常真實的社會縮影。
類似土生的生命經歷並不會是個案,但在社會上也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類似的主題作品,反映出了時代洪流下,種種的偶然和必然。此類發生在社會邊陲的故事,與大眾的認知脫節,卻也是當時某個群體的寫照,甚至是更加實際的歷史。

美術館文化與歷史當代藝術多元性觀點詮釋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1

1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