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經歷艱辛的2020之後,我們如何再次凝視「藝術創作之於生存」的課題?

2020年回顧專題藝術創作 生存時空環境人類本能

2021-01-04|撰文者:林侑澂

Tom Croft,《Harriet Durkin》,30.5 x 25.5 cm,Oil on canvas board,2020。圖/取自THE NET GALLERY,2020年THE NET GALLERY《PORTRAITS FOR NHS HEROS》線上展出
2020年全球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人類世界的危機感達到了戰後的另一個高峰。雖然疫病不具有戰爭的殺戮性,但是隱形地吞噬生命,所形成的是另一種未知的恐懼。這樣的恐懼既壓抑又迅速地四處蔓延,衝擊著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意外陷入健康與安全的不確定感,逼迫著人們得要重新面對「如何生存」的全面性思考。
談及「生存」,長期都是藝術家們熱衷的題材,甚至可以說是當代藝術的終極課題之一。作為人類社會中最敏銳的一類人,藝術家期許著自身創作能夠承載有意義的內容。於是經常身處於「我們將何去何從?」的思辨中努力工作著。
那麼,以藝術之名:藝術家是如何應對生存這件事情呢?
關於生存層次的同心圓設想。圖/非池中藝術網製
假設以人類的本能出發,將生存的層次粗略分為三層的同心圓。它的最外圍所論證的往往是「與自然的共存」,而中間會出現關於「社會人際關係」的討論,最核心的內圈則是來到「自我認知與定位」的剖析。當然,每一件藝術品所涉及的內容都不會(無法)簡單地落點在同心圓某處,更多的狀況是兩層甚至三層的交互疊加。而當多樣的當代藝術品被並置,我們也可以見到一個時代對於生存的理解與反饋。文章從同心圓的假設出發,試著由外而內觀看藝術家們如何詮釋生存的不同層次。
峨冷•魯魯安(安聖惠),《消失前的最後嘆息》(2016 Pulima首獎,裝置作品),平面影像輸出、燈箱、打包帶、彈性繩、軟雕塑、編織,尺寸因空間而異。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2019-20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展出
以台灣的經驗而言,地震與颱風是最經常遭遇的天災。魯凱族藝術家峨冷•魯魯安是,所創作的《消失前的最後嘆息》以攝影、燈箱和編織雕塑的形式,回望著故鄉-新好茶部落在八八風災(2009)災情帶給他的知覺。當電話中朋友急促的提醒、當土石襲來、當生命瞬間消失。作品描述著近乎超現實的事件,再現著故鄉失速墜落的夢魘。進入作品時,在平緩的氣氛中卻感受到翻湧的情感。既是被傷慟壓迫的身心,也是奮力面對失序的自我治療。
峨冷•魯魯安的故鄉因為政治或自然因素,從舊好茶(700歷史)、遷至新好茶(1977)、再遷移至禮納里(2011)。反覆重新適應生活,讓魯凱族「家屋」(靈魂的懸掛之處)的概念難以連貫。經作品可見,生存的概念不僅限於自然生命,同樣關乎於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如何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前人文化,也成為了不同族群各自嚴肅面對的課題。

格雷戈里•克魯德森Gregory Crewdson,《Redemption Center》,2018-2019。© Courtesy Templon, Paris Brussels,影片取自高古軒官網 2020年洛杉磯高古軒畫廊 Gagosian《An Eclipse of Moths》展出
藝術家格雷戈里•克魯德森的16件《飛蛾的日蝕An Eclipse of Moths》系列作,以劇場式的攝影呈現出蕭瑟的世界觀。實景拍攝的手法,同時提供了荒謬感、違和感和視覺說服力。讓觀者們從一個全知視角及抽離的態度,審視著喪失活力的城鎮。創作團隊將作品核心定調為幾不可見的「光」,試圖在末日的銜接處找尋秩序與希望。畫面就像是被按下了靜音鍵,角色們的徘徊與佇留顯得更加孤寂。又透過末日配樂的氛圍,暗示著厚重的困境。以視覺和聽覺設想著人類「無法維持文明」時的境遇。
系列作品並未揭示某個戰爭或天災的背景,而是自然地映照著種種人們都知曉,卻都不願面對的環境共業。在兼具毀滅性與美感的構圖當中,擷取了一個個怵目的、不安的狀態。像是預告片一般,講述著人類或許將要面對的困境。藉此反省著人性之中,讓生活難以延續的冷漠與疏離。

2020年回顧專題藝術創作 生存時空環境人類本能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0

厲害

3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超機體」Trans-robotics 機器人科技&藝術創作 自我超越的無限可能

2018-10-09|撰文者:臺北市文化局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