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8|撰文者:謝婷婷
甚麼語言世界通?不是英文、不是中文,而是符號語言!藝術家徐冰創作的「地書」就是本沒有字但人人能懂的書;徐冰開玩笑說,這本書在哪出版都不用翻譯,小朋友看得比大人還快!
徐冰長期受邀至全球各地展覽,等待搭機的過程察覺機場裡匯集不同人種,要讓這些人有秩序地在空間內運作,卻是用了大量圖像符號佐以最少的文字讓大家產生共識,這樣的「共識讀本」引起了徐冰的興趣。
2003年徐冰看見了口香糖包裝上的小圖,提示大家吃完口香糖要用紙包起來丟垃圾桶;他想,如果三個小圖都能講一個故事,那如果成千上萬的小圖是不是也可以說一個長篇的故事呢?於使他開始蒐集、整理、研究世界各地、不同領域、不同媒介上的標示及符號,從符號的生成演變轉化中產出成這樣一個作品。
走進展間就如置身藝術家在紐約工作室,牆面滿是蒐集而來的符碼資料,可以看見這件作品生成的過程,並可透操作電腦輸入文字將自己想說的話轉譯成符號,更進一步的感受且意識到我們身處的世界圖形文字系統被強烈依賴的現況,而這些無數不斷生成的圖像符號,就如「地書」這個作品依樣永無止盡的向前走去。
REFERENCE
【藝壇焦點】拓印長城 徐冰回顧展開展
【藝壇焦點】不用筆墨 光影重現烟江疊嶂
【藝壇焦點】人人都懂的 無字「地書」
【藝壇焦點】徐冰鬼打牆 美術館建長城
【藝壇焦點】背後的故事裡的背後的故事
【藝壇焦點】徐冰:面對生活 有生活就有藝術
REACTIONS
0
1
1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