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6|撰文者:王士源
「孤獨與貪婪使我們在溫柔與美豔面前束手就擒,成為事業的巨人情感的侏儒」─藝術家 蔡志松。
今年年初,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徐冰回顧展」開展後,另一個中國當代重要雕塑家蔡志松,則緊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再會歷史」舉辦台灣首次大型個展,展品包含著名的《故國》系列、《玫瑰》系列,共46件雕塑及裝置。
此外,蔡志松更為台北當代量身打造高達300公分的〈故國‧頌7#〉裸體男像。〈故國‧頌7#〉由銅片包覆,兩手左右伸張、併足、俯首、閉目,姿態頂天立地,像是凡人、受難者,也像是英雄、救贖者。
蔡志松表示,在「故國‧頌」系列中,人體的複雜姿態被簡化成圖像,他在具象雕塑裡賦予了抽象圖形思維。像〈故國‧頌7#〉的人像,就是個十字架的結構,用一條縱線與一條直線,讓雕塑產生平衡感。
此外,蔡志松也補充道,「故國‧頌」系列使用銅板創作,銅板看起來更堅硬、也更有歷史感,讓人隱隱約約聯想到古代盔甲與金縷衣。
「在蔡志松身上,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人的清晰底蘊」再會歷史學術主持胡永芬解釋道,蔡志松的創作裡,有部分可以看到他轉身面對歷史,並從歷史裡汲取營養,走出自己的創作語彙。
從蔡志松的創作形式裡,可以見到許多中國造像與美感的挪用,在挪用之際,又以他的藝術語彙再詮釋。胡永芬說明,當代藝術的挪用,通常帶有對既有文本的反諷、省思、批判。從當代藝術的角度而言,挪用像是種對歷史的訣別。
但胡永芬隨後解釋道,蔡志松的「挪用」,卻不帶批判與嘲諷,他選擇站在歷史的節點上面對歷史,然後走出自己的路。
此外,蔡志松「再會歷史」展覽,展至4月6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門口,則展出蔡志松曾於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中展出的作品〈浮雲〉。
REFERENCE
【藝壇焦點】蔡志松再會歷史 歷史再會了
【藝壇焦點】愛情這件事 又堅硬又脆弱
【藝壇焦點】浮雲系列 藍天白雲變稀有了
【藝壇焦點】頭像系列 轉化各地歷史頭像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展開工藝生活領域:「慢點」—2023寶藏巖慢生活節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采泥藝術☓2020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公共藝術PA3:蔡志松
2020-10-22|撰文者:采泥藝術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