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即日起至5月15日,臺南市美術館 2 館正式展出「多重副本—可讀取的複數存在景觀」。20世紀後半,是科技與網路數據引領的一個新世代。我們的生命與主體可以是一部分的電子遺留物,在未來考古時這些足跡將派上用場。本展覽聚焦於人類意識延續在網路平台留下的複數足跡,邀請國內外9組藝術家、藉由作品嘗試提問:人們對於生活的態度與思考是什麼?當科技跟網路不再作為強勢主流的主宰工具,回歸到實體自身,我們是否完整?
當代不斷發明的機器幾乎成為人類的義肢,得以在現實生活上延伸我們的身體,讓我們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熟悉的日常生活則大量存取於互聯網,我們如同在雲端長大,我們的精神在大數據中發展成熟。科技與網路跟現今的生活型態變得難以分割,當許多的實體訊息被分布在虛擬世界中,其實暗示了人們逐步將生活的重量放在雲端,並透過意識、精神、思想與記憶在網路平台的互動,留下了許多身份與足跡,不斷建立隨著時間與場合變遷的多重副本。這是正在發生的過程,有關機器、網路、人類自身主體之間混合和互相依存的關係闡述了當代的生活景觀。
徐文愷,〈404404404〉,2017,油墨、海绵滾輪,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張般源,〈飛地〉,2021,SLA光敏樹脂3D列印技術、不鏽鋼鐵件、測量儀用腳架,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此創作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藝會贊助。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黃贊倫,〈天眼系列〉,2019,電腦零件、金箔、水泥、壓克力,88 x 88 x 15公分,5件。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人們日常依附科技帶來的便利,因為機器與科技在現實生活、乘載著人類活動的巨大能量,以此來幫助人們在物理上創作或改變;在心靈層面,人類則將意識傳輸、擴散至虛擬世界來建構彼此的關係,雲端各個平台就如同多重平行時空,當上面留有我們一部分的碎片,人們的生活樣貌就像被建構在這些超越三維、甚至四維時空限制的整體。多重存在已成為現今人們的日常。
本展討論人類意識在網路平台留下的複數足跡,邀請國內外9組藝術家:徐文愷、博爾納‧薩馬克(Borna Sammak)、張般源、鄭先喻、伊娃與佛朗哥‧馬特斯(Eva & Franco Mattes)、哈姆‧范登‧多佩爾(Harm van den Dorpel)、謝佑承、黃贊倫、洪韵婷,透過作品嘗試提出在擁有多重存在及身體延伸的當下,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與思考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主體性將如何定義?當科技跟網路不再作為強勢的主宰工具,回歸到實體自身,我們是否完整?
我們還是需要科技的便利、以及數據組成的自我分析,每次副本的加載覆蓋都在擴大自身的存在,或許真的像科幻電視劇所表達的一樣,有限的生命與相對永生的網路,讓人類的發展和永續多了一項脆弱又有力的選擇。
博爾納‧薩馬克,〈文字中的一年 4〉,2021,JPEG圖像、電子相框、電源板、延長線,尺寸依場地而定。由藝術家、紐約JTT畫廊和倫敦賽迪HQ畫廊提供
伊娃與佛朗哥‧馬特斯,〈我的世代〉,2010,錄像、損壞的電腦、CRT顯示器、喇叭、鍵盤、鼠標和各種電線,13'18''、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洪韵婷,〈無題〉,2016,黑紙、木材、磁鐵布,210 x 690 x 15 公分。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哈姆‧范登‧多佩爾,〈人工藻類〉,2017-2021,軟體程式,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 。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謝佑承,〈校準:藍幕 × 藍幕 (online)〉,2021,螢光漆、現成物、螢光燈具,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鄭先喻,〈釋放充電〉,2019,金屬機構、冷凍設備、自製OTG USB硬體裝置、LCD顯示器,尺寸依場地而定。藝術家自藏。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座談會|多重副本—可讀取的複數存在景觀】
時間|03/12(六)14:00 - 16:00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2 館,1F 導覽室2
講師|
與談人:邱誌勇.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藝術家:張般源、黃贊倫
報名費用|講座免費參加,參與民眾須依本館門票標準購票入館
報名人數|35 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9Ox6bX
藝術家座談活動。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多重副本—可讀取的複數存在景觀】
時間|2022/01/06 - 2022/05/15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2 館,3F 展覽室O、P、藝術走廊
策展人|江珮歆
官網介紹| https://reurl.cc/Lpd7oe
參展藝術家|徐文愷 aaajiao、博爾納‧薩馬克 Borna Sammak、張般源 Chang Ban-yuan、鄭先喻 Cheng Hsien-yu、伊娃與佛朗哥‧馬特斯 Eva & Franco Mattes、哈姆‧范登‧多佩爾 Harm van den Dorpel、謝佑承 Hsieh Yu-cheng、黃贊倫 Huang Zan-lun、洪韵婷 Hung Yun-Ting
展覽主視覺。圖 / 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臺南市政府廣告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家與人工智能的競逐?AI圖像生成平台面臨訴訟爭議
2023年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年度展演計畫 跨機構、跨國合作 持續關注網路和遊戲文化
奇美博物館國際大展《時代的臉孔》展期展覽倒數1個月,門票與禮品最後優惠釋出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光展區全攻略!16件中大型燈飾 X 43件藝術入店作品5條路線帶您品味遊賞東區
史哲任文化部長,蕭宗煌任故宮院長,台灣藝文發展再觀察
意識星雲與內觀宇宙 — 鄭瓊娟繪畫裡的抽象性與生命狀態
面對「整體≧複雜關係網絡」的焦慮 ─ 耘非凡「體感邊界―當代藝術的跨接與共顯」特展
抖音上的「#corecore」熱潮,不只是一個新的剪輯風格,它背後又隱藏了什麼樣的網路現象?
打造品牌新形象!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將於今年六月重新開館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策展「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光展區全攻略!16件中大型燈飾 X 43件藝術入店作品5條路線帶您品味遊賞東區
2023-02-03|撰文者:臺北市商業處/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