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撰文者:黃曉琪、王士源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講述生物因自然選擇,而被保存或淘汰的歷程;有時候建築也是這樣,都市裡的老屋也因發展需求,被廢置、拆除與再造。
藝術家劉芸怡以相機記錄東德、伊斯坦堡與台灣三地舊建築,結合夢境書寫,要賦予老屋新生命,喚醒城市的幽靈。在德國與伊斯坦堡駐村期間,劉芸怡走訪各地,於行人匆匆的街邊停駐,觀看城市中被人忽略的荒廢建築。她認為,廢棄建築是城市中無名的遺跡和幽靈。
《消失的肖像》系列作品第一件,便是劉芸怡旅德期間偶然拍下的兩張照片。第一張呈現兩棟一新一舊,如雙胞胎的並排建築,舊房舍上張貼廣告標語:「老的人──你可以更新你的建築」。
半年後劉芸怡重遊舊地,發現原有的舊屋舍已成空地。她指出,看不見不等於消失,透過回憶或想像,事物得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她希望能「留住歷史回憶,讓人不忘記曾發生過的事。」
劉芸怡為了讓觀眾能不受干擾,重新看待老房子,她在不同時間拍下同棟建築的多張照片,再以電腦後製,合成一件沒有人與雜物的作品。每件作品統一色調,皆為全景構圖,如肖像照般呈現老建築的莊嚴肅穆。
她提到,曾有觀眾看了她的作品,驚訝地發現作品中的建築原來就在生活周遭,自己卻從未關注。劉芸怡說:「我感興趣的是空間的變化過程如何影響人的心理。」
肖像式的建築照片給人封閉、客觀及不可親近的感覺。因此,劉芸怡在作品旁隨機附上一段自己平日的夢境紀錄,如「夢見一座白色巨塔直聳入天際。一轉瞬巨塔粉碎崩落,灰飛成一地散落詩句。」
緊閉的老屋缺少故事性,因此劉芸怡以夢境補述,老屋成為藝術家投射內在精神的場域,得以「再生」。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認為,劉芸怡的作品帶領觀眾的靈魂,走進即將存於另一時空的建物中。
「城市幽靈──劉芸怡個展」,即日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至9月21日。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1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