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撰文者:王士源
今年年底,台灣各大紀錄片影展接連端出好菜,一檔接過一檔,要讓影迷們週週跑影展,大飽眼福。
緊接在「2014 CNEX 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之後,「第九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更接力上映,從10月9日至19日,共播映134部紀錄片。
今年對TIDF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轉折。TIDF從過去2年一次的「紀錄片雙年展」,改制為每年舉辦,並以「再見‧真實」作為主題,來呈現這次國際級的亞洲影展。
而在TIDF挑選的片單中,台灣攝影先驅鄧南光,在早期創作的8mm電影數位修復版,也將於在TIDF世界首映。開幕片《活在三里塚》,則插入許多日本攝影大師北井一夫,與三里塚有關的作品畫面。
在片單裡,還有黃明川導演《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該片記錄藝術家許淑真的創作歷程與生命探尋,此片同時入圍台灣競賽和亞洲視野競賽。陳芯宜、江國梁執導的《山靈》,則記錄裝置藝術家王文志的創作故事。
是紀錄片?還是錄像藝術?
而今年台新藝術獎首獎蘇育賢作品《花山牆》,與錄像藝術家袁廣鳴《佔領第561小時》,也入選本屆TIDF影展片單,並被歸類為「比紀錄片還陌生」的單元內。
TIDF「比紀錄片還陌生」集合多部難以被定義的短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認為,片單裡的短片都以獨樹一格的方式,來呈現人們在當代的各種處境,這些短片也都在挑戰紀錄片的定義與語法,能激起人們對紀錄片的更多想像。
蘇育賢《花山牆》以紙紮人為角色,紙紮屋為背景,在鏡頭前演出一場「生死大戲」,細述紙紮屋裡的人情冷暖。對蘇育賢而言,傳統紙紮屋裡的陳設新舊並列,有日治時期西式的洋樓、現在PS3與過去的大哥大,就像一張照片重複疊影。
而台灣的生活狀態,也正是如此,一路從清末到現在自由經濟主義,一路疊影出來。這樣細膩隱喻台灣斷裂的殖民歷史的《花山牆》,在獲得今年台新藝術獎大獎後,至今仍被討論不斷。
袁廣鳴《佔領第561小時》,則在今年太陽花學運撤出立法院前夕,獲邀進入立法院紀錄。袁廣鳴採用空拍攝影機,緩緩記錄下學運佔領立法院的生活樣貌,再用數位後製將裡頭的人們消去,創造空無一人的立院景象。
在《佔領第561小時》裡,隨著空拍攝影機緩緩向前移動,裡頭不見媒體記者、學運學生,只剩下在立法院生活過的痕跡。影片再配著國歌慢速播放,立院議場頓時變得冷靜、莊嚴,像是教堂,也像是夢境,創造出一個奇觀。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訪談藝文跨界「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3-11-2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