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還記得電影《地心引力》的震撼場面嗎?電影裡俄羅斯以導彈炸毀自家衛星,使毀損的衛星殘骸形成「太空垃圾」(space debris),太空垃圾相互碰撞,產生更多的太空垃圾,最後擊毀主角搭乘的太空梭。
現在,太空垃圾也能成為聲音藝術(Sound Art)的題材,英國的聲音藝術家Nick Ryan與澳洲影像工作者Cath Le Couteur共同提出《漂浮》(Adrift)的藝術計畫。
「太空垃圾獨自環繞星球運轉,具有孤獨的形象。」Nick Ryan表示,《漂浮》創作靈感來自於一個太空事件。2006年,英國太空人Piers Sellers修復國際太空站時,不小心弄丟小刀,這把被留在外太空的小刀環繞地球好幾個月後,最後碎裂為塵埃。
這件事讓Nick Ryan感覺既憂傷又美麗,因此打算以此來創作一件聲音藝術。他想手工製作一件儀器,這件儀器會將太空垃圾漂浮的動向將化為數據,轉化成聲音,然後像音樂盒般發出音樂,讓人一聽由太空垃圾譜出的樂曲。
隨後Cath Le Couteur會依據太空垃圾譜成的曲子,來拍攝一部電影;電影主要敘述太空人、太空垃圾的追蹤者、作家三位主角的故事。當人們觀賞電影時,耳朵聽的則是即時由太空垃圾演奏而出的樂曲,每回電影播映,隨著太空垃圾的動態不同,曲子都不一樣。
「太空垃圾應該與人類的生活連結。」Cath Le Couteur表示,太空垃圾不斷增加,在宇宙中持續碰撞,很可能危害到地球的安全,人們卻看不見它,希望藉由具體的影像聯繫人類與太空垃圾。
《漂浮》同時也是英國網站The Space公開徵選的獲獎計畫,The Space規定獲獎後必須在六個月後完成,觀眾最快2015年4月就能欣賞《漂浮》計畫完成品。
REFERENCE
【Artnet】Artists Turn Space Debris Into Sound Art
【Creators Project】These Artists Are Turning Space Junk into Sound Art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藝文跨界「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本週登場!聲音藝術的跨域創作,打造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2021-11-10|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6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