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採訪及文字整理 陳晞
演員 鄭尹真、編劇、導演暨演員 高俊耀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高俊耀與鄭尹真將《暗夜.腹語.鬼托邦》(簡稱《鬼托邦》)視為窮劇場在十週年之際,反思劇場創作初衷的作品。它延續了前作《感謝公主》聚焦在變節者的思辨,以佛教《大智度論》裡的「二鬼爭屍」典故為文本發想源頭,帶入東南亞驅魔與邪典電影的敘事架構,以自殖民歷史衍生的虛構場景,辯證記憶與認同的本真性。
如果本體消失了
二鬼爭屍的典故是這樣的:一個旅人在晚上露宿在空房,遇到兩隻鬼爭奪一個屍體。兩鬼要求旅人定奪,旅人以自己所見說了實話,將屍體判給了前鬼,而後鬼不滿,便欲將旅人的身體拔去。每當後鬼扯下旅人的身體部位,前鬼就以屍體的相應部位遞補上,最後旅人的全身都被接上了屍體的肉身,而兩鬼將被扯下的原本身體啃食光之後便離開了,留下旅人一人。
《鬼托邦》將文本的場景置換到近代,一位驅魔人接受驅趕女鬼的委託,又從女鬼口中得知一段發生在1950年代馬來西亞新村的回憶,而回憶至今的歷史,又是在哪些地方產生了選擇與轉變,成為了人們在今日此刻留下的記憶和話語。鄭尹真說明,「腹語」是劇作裡面核心的出發點,「回看人們現在對世界的形容、描述與感受方式是如何成形的。」
「如果本體消失了,整個身體又變成是自己的,我要怎麼去辨識這一切的緣由?」高俊耀年輕時受到此故事引發的思辨吸引,「我的身體是怎麼構成的?我此刻在說的是誰的語言?」這些思辨也呼應著高俊耀在生命經驗裡的認同辯證:馬來西亞出身,因馬來西亞的教育政策裡對華人身份的資格限制,走上藝術學院之路,從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教育,到以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在臺灣定居創作。儘管整齣劇作探討的核心時空──1950年代為打擊共產黨,馬來亞英國殖民政府實施《布里克斯計畫》,在華人新村實施戒嚴。這個看似嚴肅的身份政治命題,呼應了前作《感謝公主》中的臺灣白色恐怖與戒嚴環境,此次他們選擇以更大眾的喜劇架構來勾起觀眾的興趣。
複聲疊影下的生存位移
「在1970到1980年代,香港與東南亞地區很流行降頭電影,這些電影裡頭都有著異化他者、將他者鬼魅化的手段,這影響了人們似乎都會趨向以鬼魅化的方式想像陌生的人事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處理《鬼托邦》的時候,會將鬼魅的題材作為劇作背後的隱喻。」而在演員身體的訓練上,則借鑒了傳統戲曲的聲音推動邏輯,調整時間流速以達到輕重頓挫、複聲疊影的效果。「演員讓各種角色穿梭,經過他的身體。所以你才會在戲裡面看到我跟尹真兩個人會輪流以清晰的方式直接轉換。甚至有時我們是一起演同一個角色,讓你知道我們現在是在演誰,還是把附身的狀態明擺出來。」
高俊耀說,在兩位演員複聲疊影的鬼魅化處理中,窮劇場碰觸的是一個人在面臨各種生存狀況底下的位移。位移可以只地理意義上的離散或移民,也可以是關於信念、價值觀,甚至良知的位移。「從《感謝公主》到《鬼托邦》一直在處理的變節者,不是所謂的英雄或梟雄,而是在這兩者之間,面孔相對更模糊的大眾,在面臨各種生存狀態體下,是什麼影響了他們的選擇?」鄭尹真接著說,小至個人,大至國家、歷史的位移與變節,都是窮劇場希望能藉《鬼托邦》的虛構性,跨越探討到現在人們如何在不同立場上去區辨彼與此。「在更尖銳的此刻,藉由故事打造一個彼此的避難所。《鬼托邦》裡的『托邦』,也是在呼應這個想法。」
製作團隊
製作人Producer|張麗珍
編、導|高俊耀(馬來西亞)
演出人員|高俊耀、鄭尹真
導演助理|梁家恩、郭家妤
舞臺設計|羅婉瑜
燈光設計|吳峽寧
音樂設計|林育德
服化設計|林俞伶
動作指導|田孝慈
粵劇指導|袁學慧
主視覺設計|蕭羊希
舞臺監督|張以沁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4/712
熱門新聞
1
故宮北院第二展覽館重啟,盛大迎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展!81幅真跡名畫,5大展區隆重登場
《維納斯的慾望聖殿》進駐微風廣場,Bluerider ART的藝術美學如何對話時尚場域?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大展開幕!呈現印象派從法國緣起的擴散,再至美國在地化發展
主體-行為-語境的滑移與越出,暮拉多元藝術空間展出華建强、陳奕伶、林立偉「擬仿的滑步」
首屆烏蘭巴托雙年展登場!台灣館主題《島嶼記憶體》以科技鄉愁為線索,探討島嶼文化記憶的保存、消逝與轉化
橫山書法藝術館「吐了一地的字」—— 張天健以書藝反芻書寫本質,拓展文字感知的新視野
透過書寫傳達的世界─ 橫山書法藝術館「守、破、離:魯朴書藝展」
帝圖2025春拍0629盛大登場,出版51本弘一行書《格言聯璧四屏》、及寶宋室舊藏《揚州八怪李方膺墨梅大卷暨鄭板橋金農袁枚長題》重量領銜
活化場域的藝術共生:呂紹瑜與鄭爾祺雙個展「言間時景」,時間與對話的交織
「藝術銀行114年度作品購置計畫公開徵件」 6/16-7/27 開放線上報名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3屆台新藝術獎】張立人十四年創作旅程《戰鬥之城.終》奪得年度大獎,倪祥《大家都來看你了》與末路小花X許芃《鼠婆太》分獲視覺與表演藝術獎
2025-05-24|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