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聯展

富貴三義美術館展出「錚 · 錚」台灣金工創作聯展,展現金屬藝術的堅毅與溫度

富貴三義美術館工藝金工藝術錚錚

2025-05-29|撰文者:富貴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富貴三義美術館於5月30日展出2025「錚 · 錚」台灣金工創作聯展。在當代金屬工藝發展的脈絡中,台灣金工創作展現出豐沛而多元的能量。此次展覽邀請深耕金工藝術領域的趙丹綺老師策展,邀集橫跨三個世代的創作者齊聚一堂,透過「當代首飾」、「實用器物」與「雕塑物件」三大面向,立體呈現當代金工的創作景觀。
趙丹綺,《見嶼系列二(壺)》,16.5x10x13cm,820銀、999銀、黑檀、蛇紋石化橄欖岩。〈紫心木皺縮壺盛〉,36x26.5x5 cm,820銀、紫心木。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曾永玲,《20cc的快樂》,5cmx5cmx9cm,925銀。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闕承慧,《山海微觀系列正把銀壺》,11.8x6.8x6.6cm (140c.c),純銀、藤。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一場關於工藝、時間與創造力的深度對話

台灣金工創作自80年代萌芽以來,歷經數十年發展,初期深受西方金工教育的啟發,逐步由傳統裝飾工藝轉向強調觀念與形式的當代藝術表現。90年代之後隨著多所大專院校陸續設立金工相關科系,培育出一批批具專業技術與創作思維的金工創作者,使作品風格與題材日益多元。進入2000年,展覽平台與工藝競賽興盛,推動金工創作走入大眾視野,擴大與社會的連結。近年來,創作者更關注台灣在地文化、自然材料與社會議題,將個人經驗與精神價值融入作品,呈現出深具本土特色與國際視野的當代金工風貌。
王安琪,《平平安安、大吉大利》,5x8x1.5cm,銀。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王意婷,《守護ii》,8cmx6cmx2.5cm,925銀、琺瑯、金箔。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江枚芳,《隱身樹系列》,鋁,不銹鋼線。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錚 · 錚 - 台灣金工創作聯展」集結橫跨三個世代的創作者,「錚」象徵金屬敲擊時的清亮聲響,「錚錚」也喻示創作者堅定、剛強的創作精神。此展覽以金工創作的三個面相---當代首飾、實用器物及雕塑物件,來呈現台灣當代金工創作的多元面貌,不僅是理念、材質與技術的展現,更是世代間對話與彼此砥礪的成果。
曾昱,口打出銀壺《太湖》,12×11×15cm,999銀、925銀、黃銅、銀合金、玉石。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陳逸,《方圓形.茶壺I》,13x9x8cm,純銀、不鏽鋼。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林耕弘,《孢子變奏曲~第二樂章Ⅲ》,48.5x58.5x14cm,紅銅、黃銅、現成物。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王以安,《在文字之後系列-也》,16×16×6.7cm,紅銅、不鏽鋼、麻線、鏡子。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當代金工創作者愈來愈關注台灣土地所蘊含的文化脈絡與自然資源,並以敏銳的感受力回應社會議題,同時也將個人生命經驗與深層的精神價值融入創作之中。這些作品不僅承載著在地的情感與記憶,更以細膩的語彙拓展出具國際視野的藝術語境,形塑出台灣當代金工獨具特色的創作風貌,同時也為觀者開啟一場關於工藝、時間與創造力的深度對話。2025『錚 · 錚』台灣金工創作聯展,展期將於5月30日起至7月13日止,歡迎賓客預約蒞臨展場參觀,由專人陪同與您一同分享並感受精彩的展品魅力!
廖珮婷,《寧靜相映》,53x35x24cm(含底座),黃銅、999銀、天然漆、壓克力。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謝毅弘,《俏皮之一》,30x30x30cm,紅銅。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陳亭君,《漬景Ⅷ》,9x8x5.5cm,紅銅、琺瑯。圖 / 富貴美術館提供。


2025《錚 · 錚》台灣金工創作聯展

策展人|趙丹綺
藝術家|王以安、王安琪、王意婷、江枚芳、江郁航、林耕弘、陳亭君、陳逸、曾永玲、曾昱、黃照津、葉昱志、趙丹綺、趙永惠、廖珮婷、鄭芝琳、謝毅弘、闕承慧(依筆畫序)
展期|114年05月30日(五)~114年07月13日(日)
時間|11:00am - 20:30 pm 週二館休 ( 預約制 )
地點|富貴三義美術館(苗栗縣三義鄉八股路館前三巷1-10號) 
電話|+886-37-870-861 (預約制,周二館休)   
網址|http://fuguei.com 

富貴三義美術館工藝金工藝術錚錚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特展藝術機構

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從工藝出發的生活哲學與文化行動

2025-06-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25

焦點新聞

特展藝術機構

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從工藝出發的生活哲學與文化行動

2025-06-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