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古董文物藝術機構英國 V&A Storehouse 正式開幕!史上最大博物館開架計畫啟動,25 萬件藏品開放自由探索
2025-06-03|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楊詠翔編輯整理
「你能想像平時在逛的好市多,架上商品全部換成幾千年來各個大陸的文化瑰寶嗎?」
走進倫敦今年5月新開幕的 V&A East Storehouse,你不會看到標準的展覽地圖或高高在上的導覽牆。取而代之的是層層開架、自由走動的動線,彷彿來到一間精緻卻毫不矯飾的文化版「好市多」。沒有過度詮釋的語言,也沒有教條般的導覽動線,取而代之的展示方式包括玻璃地板下的印度穆斯林浴場石柱、牆面懸掛社會主義的建築遺構,你還能預約觀看Balenciaga 親自設計的粉紅真絲晚禮服,甚至是一幅世界上少見的畢卡索簽名劇場巨幕畫作。這是一間去神殿化、去敘事、去中心的博物館,也可能是新世代機構民主化體驗的起點。
V&A East Storehouse 的內部空間。© Hufton + Crow
V&A East Storehouse 的起源是英國政府在 2015 年決定關閉並出售布萊斯大廈(Blythe House),其位於倫敦西部的郵政儲蓄銀行前總部,建於維多利亞晚期,於 1979 年被收購,作為大英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V&A的主要收藏設施。V&A East Storehouse 的設立,即是這些機構長年館藏擴張與文化策略轉向的回應。過去數十年間,V&A 藏品數量大幅成長,超過 230 萬項文物、書籍與設計圖稿,但能公開展示的藏品比例卻逐年下調,使原有位於南肯辛頓主館及外部倉儲設施同時面臨保存與展示壓力。V&A East Storehouse 的設立,將這些隱身於後台的豐富資源「解放」,轉型為一座可供公眾自由進入、探索、學習的開放式倉儲型博物館。
副館長兼策展總監 Tim Reeve 表示:「V&A East Storehouse 是一個全新的文化體驗,也是讓一般大眾進入 V&A 的幕後通行證,以以前難以想像的規模改變民眾接觸國家館藏的方式。」
此計畫自 2015 年即啟動規劃,歷經近十年,最終選址於 2012 倫敦奧運選手村原媒體轉播中心(Media and Broadcast Centre),即今日的 Here East 文化創新園區,並成為東倫敦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East Bank 計畫」的核心機構之一。
V&A East Storehouse 外觀一景。圖 / 取自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此次對外開放的 V&A East Storehouse由建築事務所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設計,總面積達 16,000 平方公尺(這甚至比一間好市多還要再大個兩三成左右),內部藏品逾 25 萬件,另包含 35 萬冊書籍與上千組館藏檔案,橫跨服裝設計、攝影、建築、工藝與表演藝術等多重領域。策展團隊以「流動的開架展示」為核心原則,搭配建築內部以「沉浸式珍奇櫃」(immersive cabinet of curiosities)為理念的多層玻璃中庭結構,打破傳統展覽中固定分類與單一敘事,並設計了超過 100 組「迷你策展」(mini displays),部分精選展品旁附有 QR 編碼,供觀眾即時閱讀相關資訊。館藏亦會依修復、研究與借展需求定期更換,使整座 V&A East Storehouse 如同一座活的資料庫,不斷演化更新。
V&A East Storehouse不開放的第一層樓與阿格拉柱廊(Agra Colonnade)。© Hufton + Crow
其中數件大型文物格外引人注目:位於挑高中庭(因第一層樓未開放)玻璃地板俯瞰的阿格拉柱廊(Agra Colonnade),是一座來自 17 世紀 30 年代的蒙兀兒王朝土耳其式澡堂前部建築遺構,原建於北印度阿格拉紅堡,由五根大理石柱構成;而羅賓漢花園(Robin Hood Gardens)社會住宅遺構則懸掛於樓層走道間,該建築群曾為英國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象徵之一,於 1972 年落成、由當時年輕英國建築師的領頭羊艾莉森與彼得·史密森(Alison & Peter Smithson)夫婦設計,現已拆除。該殘構物件不僅作為 V&A 史上最為龐大的收藏計畫之一,也透過南韓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與社區共同策劃的多媒體敘事再生計畫,延續其社會記憶。
位於 V&A East Storehouse 的羅賓漢花園(Robin Hood Gardens)社會住宅局部構件展示。圖片來源: Kemka Ajoku for V&A.
觀眾在 V&A East Storehouse 凝視來自西班牙已佚建築托里霍斯宮(Torrijos Palace)的 15 世紀鍍金木天花板。圖片來源:David Parry/PA Media Assignments
此外,還包括西班牙托里霍斯宮(Torrijos Palace)拆卸移藏的伊斯蘭風格鍍金木雕天花板,北非木工技術、伊斯蘭圖騰裝飾混合了西班牙哥德式風格,反映了 15 世紀伊比利亞社會精英對伊斯蘭風格的品味,華麗細節可從地面仰視觀察其結構;美國建築師 Frank Lloyd Wright 為實業家 Edgar J. Kaufmann 設計的辦公室空間 Kaufmann Office,亦於此地完整重建,展現 20 世紀現代主義之美;而最受矚目的,則是 1924 年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劇作所製作的舞台布景,由俄國設計師 Alexander Schervashidze 依畢卡索(Pablo Picasso) 原畫《海邊奔跑的兩女人》(Two Women Running on the Beach)繪製放大至劇院尺度,寬 11 公尺、高逾 10 公尺,並因品質卓越,於 1924 年獲得畢卡索親筆簽名,為現存少見的大尺寸畢卡索簽名作品。
1924 年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劇作所製作的舞台布景,為現存少見的大尺寸畢卡索簽名作品。© Hufton + Crow
資深策展經理 Holly Harris 表示:「V&A East Storehouse只需要預約,不需要提供審核資料解釋為什麼想看這件藏品。這就是我們提供給大眾的公共服務。」
在目前最受歡迎的預約申請中,一件 1954 年由 Cristóbal Balenciaga 設計的粉紅色真絲塔夫綢禮服(taffeta gown)格外引人注目。這件典雅服飾原屬巴黎高級訂製服系列,不僅展現出 Balenciaga 對線條與布料的極致掌控,也見證了 20 世紀中葉歐洲時尚的風格轉型。現場工作人員會於預約後,指導參觀者如何近距離觀察該件服裝,包括縫線處理、布料層次與細節裝飾,同時提供專人導覽,介紹服裝背景與設計脈絡,讓觀眾得以在無需進入收藏庫的情況下,獲得幾乎等同研究者等級的接觸體驗。
民眾於 V&A East Storehouse 現場預約藏品觀察服務。圖片來源:Bet Bettencourt
這種由倉儲轉化而成的公共展覽場域型式,其實其來有自。2021 年於鹿特丹開放的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 正是全球首座全透明倉儲型博物館,其設計理念與營運邏輯對當代博物館具高度啟發性。該館由建築事務所 MVRDV 設計,整體外觀如一座放大的鏡面不鏽鋼碗。館內儲藏超過 15 萬件藏品,展示率高達 90%,觀眾可透過樓層動線與玻璃窗面,窺見修復室、典藏庫與策展操作現場,觀展經驗幾乎與後台無縫接軌。
鹿特丹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 博物館內部,由 MVRDV 建築事務所設計。© Ossip van Duivenbode
其展覽邏輯與空間動線,明顯借鑒如好市多、IKEA 等資本流通體系的物流展架思維,跳脫傳統白盒子(white cube)展間框架,模糊了保存、展示與教育之間的界線。觀眾彷彿成為物流節點的臨時參與者,也被引導重新思索藝術品的價值是如何被定義與流通的。此種新盈的制度與空間設計,重新調整了藝術與觀眾的觀看關係。
在此脈絡下,V&A East Storehouse 作為英國在公共文化資產管理上的關鍵舉措,V&A East Storehouse展現出博物館如何從「保存與展示」的二元分工,走向「典藏即展示、研究即教育」的整合型運作邏輯。觀眾不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而能作為參與者、觀察者、乃至於研究者——此舉不僅促進了知識透明與民主參與,也象徵文化機構逐步走出「神殿」與「象牙塔」,朝向更加開放、去中心化的公共平台發展。V&A East Storehouse,不只是一間新的博物館,更可能是我們重新思考文化權力與公共知識未來走向的起點。
REFERENCE
Inside the V&A East Storehouse, Where the Museum Is the Exhibit
V&A`s Radical New Wing Reveals What Museums Usually Hide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Completes V&A East Storehouse in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熱門新聞
1
帝圖2025春拍0629盛大登場,出版51本弘一行書《格言聯璧四屏》、及寶宋室舊藏《揚州八怪李方膺墨梅大卷暨鄭板橋金農袁枚長題》重量領銜
故宮北院第二展覽館重啟,盛大迎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展!81幅真跡名畫,5大展區隆重登場
「藝術銀行114年度作品購置計畫公開徵件」 6/16-7/27 開放線上報名
《維納斯的慾望聖殿》進駐微風廣場,Bluerider ART的藝術美學如何對話時尚場域?
主體-行為-語境的滑移與越出,暮拉多元藝術空間展出華建强、陳奕伶、林立偉「擬仿的滑步」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大展開幕!呈現印象派從法國緣起的擴散,再至美國在地化發展
奧拉弗・埃利亞松在台首度大型個展「你的好奇旅程(Your curious journey)」開幕,回顧30年藝術歷程 精選17件代表性作品
活化場域的藝術共生:呂紹瑜與鄭爾祺雙個展「言間時景」,時間與對話的交織
奧地利維也納Numen / For Use首次登台!展演兩件具全球代表性、台中限定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
鶯歌富貴美術館推出「潛象」—在構築中甦生,在痕跡中顯現三人創作聯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攝影奇美博物館 V&A世界巡迴展《蒂姆.沃克:美妙事物》(Tim Walker: Wonderful Things)展期延長至5/15!
2022-01-17|撰文者:奇美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322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個展松田朕佳:2025絕對空間藝術進駐藝術家駐村成果➊ Chika Mastuda:Absolute Space Artists-in-Residence Program for 2025
2025-06-24|撰文者:絕對空間 / 松田朕佳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