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主辦的「ART TAICHUNG 台中藝術博覽會」,作為畫協每年度三大藝術博覽會盛事之一,定位於中台灣市場板塊的耕耘與開拓,今年迎來第十三屆展會,並於7月3日下午展開貴賓預展,在台中日月千禧酒店進行為期四天的展演活動。
專題報導|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今年開幕記者會現場貴賓冠蓋雲集,文化界包含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台中市立美術館賴依欣館長、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陳文進主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院劉俊蘭院長等貴賓;政商界則邀請到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陳佳君局長、臺中會展中心主任吳春見、台灣科學園區工業同業公會賴明志處長、日月千禧酒店許瑄芷總經理等代表皆出席,顯示各界對藝博平台的關注與期待。這並呼應主辦單位理事長陳菁螢於開幕致詞所言,今年台中藝博以「藝術應用」為切入點,嘗試深化與建築、設計、金融等領域的連結,旨在提供專業觀眾更多的文化支持,建立具體的交流管道,進一步活絡地方藝術與產業間的對話。
ART TAICHUNG 2025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陳菁螢理事長致詞。圖 / 畫廊協會提供。
記者會也點出城市建設作為文化發展的驅動力量。臺中市擁有268萬人口,近年在市府規劃下推動包含:即將於今年底開館的「臺中綠美圖」(臺中市立美術館&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中央公園,以及去年甫完工的國際級展覽場館-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建設。此外,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也在今年正式動土,其建築更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親自操刀,將為東亞日後備受矚目的文化地標。對此,代表市府出席的文化局局長陳佳君也表示,伴隨臺中城市的建設規模擴展,也反映著文化需求與創作能量的成長潛力。
面對當前全球市場尚未明朗的氛圍,今年臺中藝博再次強調城市建設所可能帶來的機會與潛能,相對體現出地方市場的穩定與韌性。同時也可觀察到藝術博覽會作為平台,如何透過實際展示與交流活動,促進藝術進入城市日常,串聯地方建設與產業網絡,形構藝術博覽會於城市發展中的戰略角色。
回到今年的展商結構,共有來自臺灣與國際的62家畫廊參與。整體數量雖略有減少,但中部地區畫廊的參展比例亦提高(今年有16間),反映藝博會與在地藝術網絡更緊密的連動。海外畫廊則達11間,寫下歷屆新高。主要來自日韓地區,其中亦有畫廊表示去年展會銷售成果不錯,因此選擇再度參加,可見對臺灣市場的肯定與耕耘。
相關新聞|ART TAICHUNG 2025 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商名單公布!62家畫廊與特展齊聚台中日月千禧酒店
針對展會現場的觀察亦浮現數項要點:不少畫廊帶來十萬新臺幣以下的親民定價作品;作品風格多樣、輕巧易入手,從清甜畫風、小型雕塑到潮流公仔等皆有出現,較顯著呈現居家收藏導向的選件傾向;同時也有部分畫廊聚焦地緣藝術家,體現與區域藏家互動的策略性安排。此外,貴賓預展首日下午已有畫廊傳出銷售成果,另大會舉辦的貴賓導覽活動亦促成熱絡交流,為展會開啟良好氣氛。
ART TAICHUNG 2025 展間一隅。圖 / 畫廊協會提供。
ROOM 801|尊彩藝術中心|黃頤勝
尊彩藝術中心此次參展特別策劃黃頤勝(1981-)「當你看見那片海」微型個展,延續其以動物寓言為核心的創作語彙,聚焦麻雀與海洋的奇遇。象徵柔弱生命的麻雀脫離本習以為常的城市棲息地,被置入進遼闊而陌生的汪洋之中,卻又彷彿同時體現一種得以穿越現實與幻想的力量,化身為故事中的冒險者或神話角色,成為藝術家探討存在命題的絕佳載體。
黃頤勝擅長以細膩寫實的繪畫技法結合象徵語言,將哲學性思考轉化為感官圖像。此次展出作品,更足見他對文藝復興大師的致敬。比如自貝殼誕生的麻雀、雙雙於飛花中翱翔的場景等,皆源自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經典鉅作〈維納斯的誕生〉,並由當代語境的轉化,折射藝術家的人文關懷與精神視角,引人思索個體如何在浩瀚世界中持續尋覓屬於自己的航線。
尊彩藝術中心特別策劃黃頤勝「當你看見那片海」微型個展。圖 / 取自畫廊Facebook。
尊彩藝術中心展間同時帶來陳澄波、陳進兩位臺灣重要畫家作品,其中為陳澄波〈運河〉(1929-1933)。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01|阿波羅畫廊|Matti Isan Blind
阿波羅畫廊初次攜手現居於德國的藝術家 Matti Isan Blind(馬地.伊山.布蘭德,1975-)向藏家愛好者引介其作品。畢業於倫敦藝術學院的雀爾喜藝術學院,Blind的創作媒材多元,涵蓋雕塑、攝影、裝置、動力藝術與時間基礎的作品,曾在國際間展出,柏林《Fischgrätenmelkstand》、曼徹斯特《Cacotopia》、紐約《Emergency Room》等。未來也將有在畫廊舉辦個展的曝光計畫。
本次展出作品之一〈絲絨金礦 TV Eye 〉,畫面仿若一幕懸置的戲劇場景-女子茫然凝視,身旁舊電視機中,放大的人眼正遭異物刺入,構成詭譎的觀看關係。Blind的繪畫以其善於混合真實與虛構元素的手法,結合20世紀流行文化與驚悚電影的視覺語彙,描繪記憶深處的文化殘片是如何反覆被召喚、變形與堆疊,最終聚合為一種既熟悉又錯位的視覺幻象。
阿波羅畫廊展出 Matti Isan Blind作品〈絲絨金礦 TV Eye〉。圖 / 取自畫廊Facebook。
ROOM 805|若木藝廊|顏政豪
首赴台中藝博參展的若木藝廊,是來自臺北城中區,於去年成立的新空間。本次帶來舒國治、鄭麗雲、曾霆羽、朱書麒、黃大維、蕭博駿等多位畫廊合作藝術家的作品展出,其中關注後續即將在藝廊舉辦個展的年青藝術家顏政豪(1997-)作品。
顏政豪的繪畫揉合圖像蒐集與生活觀察,透過拆解與重構探討色彩、慾望與身體造型的流動關係。包含今次帶來〈幽谷尋聲〉、〈池夜漫談〉的兩幅作品,在霓虹色系的視覺場景中,顏政豪捕捉夜色與城市邊界下的親密軌跡,筆觸帶有節奏與動勢,巧妙映射年輕世代在都會縫隙中疾走、探索的身體經驗。
若木藝廊展出顏政豪作品〈幽谷尋聲〉。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若木藝廊展間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16|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黃上育
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的「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競賽,六度參與臺中藝術博覽會,今次以「構築場景」為展覽主題,邀集七位比賽得獎者參展,表述藝術家們在結構、量體、造型與物件上的關注。
上屆璞玉獎得主黃上育(1998-),他的創作以內心獨白、自言自語為核心,擅長將個人生活經驗中的片段轉化為帶有儀式感的場景描繪,譬如燭臺、花卉、臥鋪、窗邊一隅等私人物件和日常光景,氛圍靜謐而曖昧,流露某種私密情境下的情緒沉澱。黃上育透過選擇性揭露的構圖,引導觀者在片段之間思辨,並由詩句般的命題,與畫面相互詰問、互文交織,形成畫內與畫外的對話空間。由畫面與語言串接起的拋接關係,召喚觀者凝視其間稍縱即逝的微光和空影。
「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特展間展出黃上育作品〈花火〉。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917|gallery UG|野原邦彥
長期耕耘臺灣藝術市場的日本畫廊 gallery UG,本次參展帶來代理藝術家野原邦彥(Kunihiko Nohara,1982-)多件小型雕塑作品。野原擅長以「一本木」技法,將完整的原木鑿刻、雕琢出具辨識度的人物形象。作品風格溫潤親切,頗受藝博會觀眾喜愛,亦曾於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個展(2017)。
《卡布奇諾》(カプチー)系列中,野原邦彥以咖啡杯為起點,將雲霧化作人物身軀,一位戴著泳鏡、神情悠閒的人形從杯中輕盈飄升。作品結合藝術家標誌性的兩大意象:雲朵象徵夢想與希望,泳鏡則暗喻在不同環境中尋求清晰視野的觀看工具。延續藝術家幽默而療癒的語彙風格,由趣味造型傳遞一份自在清明的生活態度。
gallery UG展出野原邦彥(Kunihiko Nohara)作品。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916|Suppoment Gallery|徐知扨
來自南韓的Suppoment Gallery致力於發掘、推廣韓國當代藝術家創作,這次向臺灣觀眾引介其代理藝術家徐知扨(Seo Ji In,1986-)的繪畫作品。徐知扨以油彩與石墨蠟筆交織出色層輕盈、筆觸自由的抽象繪畫。本次展出作品畫面皆如心象風景般開展,不執著於形體描摹,而是純粹展露身體揮筆的節奏與律動。色彩溫潤而繽紛,筆勢輕盈靈動,彷彿自然脈動化作感官波紋,在畫布上悄然擴散。每道筆觸彷若精神風景的流動與變形,引領觀者進入豐富的內在感知世界。
Suppoment Gallery展出徐知扨(Seo Ji In)作品〈A white desert-Tent with Three stars〉。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臺中本地畫廊大河美術RIVER ART GALLERY(ROOM 110)續推美籍臺灣藝術家王尋個展。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首度參展的台中在地畫廊藝術時代ARTAGE(ROOM 1009)展出名和晃平、 草間彌生與奈良美智等日本知名藝術家作品,及臺灣藝術家張育嘉作品。圖 / 取自ART TAICHUNG Facebook。
臺中本地畫廊科元藝術(ROOM 801)帶來廖震平、黃姿瑜、朱曼禎、鄺鉅裁、楊承諺五位藝術家作品參展。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晴山藝術中心展間(ROOM 1011)帶來藝術家林彥良(現任教東海大學美術系)的漆藝畫作。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宛儒畫廊展間(ROOM 1109)一景,其中展出魏孟如、盧楷(Luke Kay)等藝術家作品。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2025 台中藝術博覽會資訊】
|展覽地點: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77號)
|貴賓預展:7月3日(四) 15:00-19:00
|公眾展覽:
|7月4日(五) 12:00-19:00
|7月5日(六) 12:00-19:00
|7月6日(日) 12:00-18:00
【藝術講座,場次一】
【新世代的美術館:打造一座城市美術館與在地文化共生共構】
講者|臺中市立美術館 賴依欣館長
時間|7/5(六)13:30-15:00
地點|台中日月千禧酒店5樓 講座區
內容|分享臺中市立美術館的籌備歷程與策展理念,探討新世代美術館如何與城市脈絡連結,形塑一座與在地文化共生共構的藝術平台。
【藝術講座,場次二】
【建築環境與藝術的共生關係】
講者|逢甲大學副校長 / 建築專業學院院長 黎淑婷教授
時間|7/5(六)15:30-17:00
地點|台中日月千禧酒店5樓 講座區
內容|談建築如何作為一種整合平台,結合景觀、公共藝術與環境設計。
熱門新聞
1
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文化節點的轉譯:ART TAICHUNG 2025 從藝術應用到城市共構的平台實踐
泰特美術館爆紅展覽,安東尼・麥考爾首次來台個展,將呈現經典之作「固體光」,7月26日富邦美術館登場!
全球藝術市場價跌量漲,當代與女性藝術家長期仍呈升值趨勢
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新場域,臺中市立美術館公布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首波參展名單!同步揭曉兩件國際級委託創作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藏購野獸派藝術家馬蒂斯作品,梳理、呈現梵谷對同期與後世藝術家的風格影響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 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向世界閃現臺灣文化的混融光暈
從畫中走進風景,從童心走進色彩 盧俊翰個展《走進歡樂的風景裡探險》蕭壠文化園區登場!
從影像到想像到圖像—蘇煌盛的「通風」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穿越光與歐陸山海,在風景與凝視之間的實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藝博會2025台中藝術博覽會「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特展:以「構築場景」為題,七位藝術家重組物件與空間,探索內在記憶與情緒風景
2025-06-30|撰文者: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