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撰文者:王士源
我們是東洋人不可以生吞活剝地接受西洋人的畫風。 ─ 陳澄波
今年,陳澄波120歲了,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等單位籌辦「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以紀念這位終身奉獻於繪畫創作的台灣重要畫家。
巡迴展覽從1月台南開跑,陸續走過北京、上海、東京,12月5日來到了最後一站,台北故宮,以「藏鋒」為題展出百來件作品,藝術史學者蕭瓊瑞策展,一舉呈現陳澄波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紀念展覽,展至2015年3月30日。
陳澄波歷經甲午戰爭割台、日據、台灣光復。幼時在台灣受父親陳守愚影響奠定下濃厚的祖國意識與漢學休養,求學時為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啟蒙繪畫,並於日本東京進修繪畫、上海教畫,回台成立台陽美術學會,推廣藝術。
他的一生奔走日本、台灣、中國三地,深刻愛的是中華文化與藝術文化,在台灣光復後更四處勸人學說「國語」,寫下「生於前清,寧死漢室」以明心志,但最終卻亡於二二八事件。陳澄波的遺囑說道,把他的畫全賣了,資助台陽美術學會推廣藝術。
也因此陳澄波雖然畫的是油彩,但畫裡卻富有濃厚的中國味。策展人蕭瓊瑞說,在陳澄波的畫裡,筆觸常用「寫」不用「畫」,構圖多不遵照西洋的單點透視,而是中國的散點透視,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批畫油彩的畫家裡,少數以中國繪畫的觀念來創作藝術家。
陳澄波更曾自述道,「我因一直住在上海的關係,對中國畫有多少研究。其中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兩位的作品,倪雲林用線描使整個畫面生動,八大山人則不用線描,而是表現偉大的擦筆技巧。」
「我近年的作品便受這兩人影響而發生大變化。我在畫面所要表現的,便是線條的動態,並且以擦筆使整個畫面活潑起來,或者是說,言語無法傳達的,某種神祕力滲入畫面吧!這便是我作畫用心處。我們是東洋人不可以生吞活剝地接受西洋人的畫風。」
而此次在台灣的書畫重鎮,故宮展覽,展覽也特別側重於陳澄波「融會中西」的創作主軸,展出陳澄波具有中國傳統水墨特質的作品,以及多幅陳澄波代表性作品。展區並模擬中國節氣「驚蟄」、「初露」、「小滿」、「大暑」、「霜降」與「立春」六段主題,詮釋陳澄波由臺灣至東京、上海再回到臺灣,其旅居三地生活與創作的獨特經驗。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