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5|撰文者:黃惠瑄、王士源
金潤作,日治時期的台灣前輩畫家、早期的前衛者,突破當時樣板式的學院派畫風,是一位浪漫中又帶著一絲孤傲的藝術家。金潤作的畫作如同他的人一樣,充滿文學性,透過色彩,與時代、與他的心靈進行對話。
他在台灣光復之初,以二十四歲的年紀,連續獲得省展第一屆到第三屆的特選與主席獎,以最年輕的年紀成名於省展,被譽為「鬼才」。但1968的一場颱風,讓金潤作早期百餘件創作被毀;在1983年,金潤作在籌辦生平第一場個展前,卻在畫布前驟然去世。
台灣早期學院派畫風為主流,構圖較為嚴謹、力求完整,追求真實,多以靜物、風景為主題,但金潤作卻認為繪畫要「傳達內心的真實」,並將這個概念表現在色彩運用和繪畫風格上。
金潤作的思想超越時代,從他在畫壇嶄露頭角的作品,1946年第一屆省展特選作品《路傍》即可看出,他的畫筆以理性敏感的筆觸呈現台灣光復的社會現象,並批判四、五十年代台灣社會悲苦的黑暗面,這樣風格的作品,在當時鮮少出現。
「一幅好畫不一定要畫得很複雜;用很多功夫來表現技巧的,也不一定是好畫。」金潤作認為畫要重思想,思想重於外在形式的表現,技巧是次要的,多訓練就會;他所追求、表現的,不是以取悅眼睛為目的,而是與心靈的對話。他善於色彩的調配,透過並置對比色的手法創造衝突性,給予色彩強烈的語言能力。他認為繪畫是主觀的感知,由心而作,是用畫筆來詮釋內心的世界。
除了繪畫,金潤作也曾設計過吳濁流先生在1948年出版《ポッタム科長》(波茨坦科長)的封面。
金潤作畫的書籍封面,就如同吳濁流該書所描寫情景,在諷刺台灣人愛做官、巴結外來植民政權的種種心態;這種官被人擺佈,沒有自我,就跟布袋戲偶一樣。在當時,創作這類諷刺作品,在那個封閉年代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金潤作,(b)1922.01.15~(d)1983.1.16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4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