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撰文者:郭怡欣
現實生活中沒有靜止時空這件事,但今日的壽星--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卻能透過畫筆,將時光凝結。
洛克威爾的畫時代感強烈,使觀者觀畫時,彷彿能直接進入畫中,到1900年代的美國,它具有一種時代的復古感,一方面又如同漫畫一般幽默詼諧且動態感十足。另一方面,卻又寫實自然,如實地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片刻,呈現幾乎橫越一世紀的美國生活史,所以他被稱為美國狄更斯。
洛克威爾說“ I showed the America I knew and observed to others who might not have noticed.”說的正是他對人們仔細且深刻的觀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作品總是特別容易引起共鳴,而且都是那些平常我們不留意便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他會在街頭或生活中,隨機拍攝一些人物作為插畫的題材。甚至他也不避諱談論有借助攝影作畫的事實,甚至公開表演,示範他作畫的情形。
而在所有作品裏頭,以孩童為主角的數量最多。「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畫了多少個孩子……我猜,大概有幾千個吧!可是我依然樂此不疲。」洛克威爾說。他從不侷限畫中的人物角色,取材相當多元,包含各式各樣不同背景及身分的人們,從總統、議員,到一般市井小民都被他畫入作品中。而他的拿手好戲就是捕捉孩童尷尬,或特別興奮的時刻,他總是能畫出孩童那種不受拘束的肢體,還有未因年紀增長而壓抑的多種表情,栩栩如生地將孩童歡樂悲喜的瞬間凝結。
至於畫作的主題則包羅萬象,舉凡家庭生活、運動健身、城市景致、戰爭英雄、各行各業、聖誕節慶等,都有所涉獵。也記錄了美國的許多重大事件,例如:總統的當選與輪替、種族問題、人類第一次登入月球等。而傳播媒介則包含雜誌、童書和商業廣告。至22歲起,便為當時極受歡迎的雜誌《週六晚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繪製封面插圖,毫無間斷的畫了47年,刊載了超過三百張封面。
在晚年,洛克威爾開始創作比較嚴肅的主題畫作,如種族與人權等。他也為Look雜誌作畫,主題則和公民權、貧窮、太空探險等有關。也有許多為名人繪製的肖像畫,如美國總統甘乃迪、印度總理尼赫魯等。
洛克威爾的畫就像是一部時光凝結器,讓人能穿越時空,除了見到外,彷彿還能聞到、聽到、觸摸到,進而引發共鳴。這就是畫和現實的連結,即使時空不同,但靠著畫家細膩的觀察和描繪,除了記錄下過往人們生活的軌跡,引發共鳴外,甚至能觸動觀者的生命體驗。時代持續推進,但人類的情緒和生活卻是共通的,這也是Norman Rockwell精彩之處。
Norman Rockwell, (b)1894.2.3~(d)1978.11.8
REFERENCE
【圖片來源】wikiart(Facts of Life)
【補充資訊】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
【圖片來源】Wkipedia(Norman Rockwell )
【圖片來源】Wkipedia(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
【圖片來源】wikiart(Self Portrait)
【圖片來源】wikiart(The Gossips)
【圖片來源】wikiart(Checkup)
REACTIONS
0
0
0
0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