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3|撰文者:王士源
12月9日討論會上,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表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已經送件,引起與會人士譁然。藝術家陳浚豪說北美館開這會,「莊孝維」,根本就是「摸頭」。台灣藝術大學老師廖新田,則舉出他的國際民調,說明國際藝術家對此案的不解,更呼籲北美館,在幽微的藝術論述外,應先考慮資源分配、大眾對台灣館的想像。
事情發展至此,北美館與藝術家僵持不下,廖新田認為要有個折衷方案。他表示,台灣館爭論焦點,在於外籍藝術家比例過高,北美館、藝術家、策展人也許能各讓一步,討論一個折衷方案。
廖新田說明,假如北美館與策展人同意,在不更動策展人提案的初衷、內容前提下,將原有三位藝術家的配置,再增加二至三個台灣藝術家,稀釋外籍藝術家的比例,如此大家也許雖不滿意,但至少可以接受。
在討論會上,廖新田也舉出參加國際會議時做的國際民調,提供北美館參考。他說,「假設貴館在威尼斯雙年展請非日本藝術家參展,你覺得如何?」日本廣島美術館館長越智裕二郎,第一個反應便是「為何要請非日本籍的人來代表日本?」。廖新田隔幾天再問幾位國外藝術家,也都說「Ridiculous!」,荒謬不可思議。
「問題很簡單,為什麼不是台灣人?」廖新田表示,台灣館由台灣人代表參加,這是普通常識。他以學者的角度提醒北美館,在評審的過程中,普通常識應該要比專業的藝術論述,還要優先考慮。他也提出問題「藝術論述與文化政策,誰先誰後? 與常識之間,如何做平衡?」提供在場藝界人士思考。
「若沒妥善處理,此事件將成為美術館與藝術家的鴻溝。」廖新田說,這個爭議或許不算是台灣美術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對於藝術家和美術館間的信任關係,影響卻是巨大的。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