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系列報導】
2012-12-13|撰文者:王士源
12月9日討論會上,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表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已經送件,引起與會人士譁然。藝術家陳浚豪說北美館開這會,「莊孝維」,根本就是「摸頭」。台灣藝術大學老師廖新田,則舉出他的國際民調,說明國際藝術家對此案的不解,更呼籲北美館,在幽微的藝術論述外,應先考慮資源分配、大眾對台灣館的想像。
事情發展至此,北美館與藝術家僵持不下,廖新田認為要有個折衷方案。他表示,台灣館爭論焦點,在於外籍藝術家比例過高,北美館、藝術家、策展人也許能各讓一步,討論一個折衷方案。
廖新田說明,假如北美館與策展人同意,在不更動策展人提案的初衷、內容前提下,將原有三位藝術家的配置,再增加二至三個台灣藝術家,稀釋外籍藝術家的比例,如此大家也許雖不滿意,但至少可以接受。
在討論會上,廖新田也舉出參加國際會議時做的國際民調,提供北美館參考。他說,「假設貴館在威尼斯雙年展請非日本藝術家參展,你覺得如何?」日本廣島美術館館長越智裕二郎,第一個反應便是「為何要請非日本籍的人來代表日本?」。廖新田隔幾天再問幾位國外藝術家,也都說「Ridiculous!」,荒謬不可思議。
「問題很簡單,為什麼不是台灣人?」廖新田表示,台灣館由台灣人代表參加,這是普通常識。他以學者的角度提醒北美館,在評審的過程中,普通常識應該要比專業的藝術論述,還要優先考慮。他也提出問題「藝術論述與文化政策,誰先誰後? 與常識之間,如何做平衡?」提供在場藝界人士思考。
「若沒妥善處理,此事件將成為美術館與藝術家的鴻溝。」廖新田說,這個爭議或許不算是台灣美術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對於藝術家和美術館間的信任關係,影響卻是巨大的。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5 ART FUTURE藝術未來:跨地域與媒材界限,領航「超當代」藝術潮流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框內到框外的自我博弈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亞洲指標性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隆重登場!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11-04|撰文者:廖新田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作者,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3538
格局與蛻變 - 黃騰輝的藝術世界
2024-09-21|撰文者:廖新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澳洲國家大學榮譽教授‧第56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7251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2023-11-30|撰文者:廖新田(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8802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633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袁廣鳴:日常戰爭」盛大開幕,突顯自由與人類處境之思辨
2024-04-2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190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