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在土耳其卡爾斯城(Kars)山丘上,佇立兩個高達30公尺的巨人,巨人彼此對望,一人手微微抬起,雕像下還刻有手掌做招手狀。這兩尊巨人,名為《人性的典範》(Statue of Humanity),是土耳其和鄰國亞美尼亞百年世仇和解的紀念雕塑。
但4年前,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當時任職總理,在造訪卡爾斯城時卻失言脫口說出,《人性的典範》是「怪物」、「畸形」(ucube),並且建議盡早拆除。
這尊《人性的典範》雕塑,是土耳其藝術家阿克索(Mehmet Aksoy)的代表作品。阿克索生於1939年,專擅創作石雕,作品觀念性濃厚,飽含抽象元素,並被譽為「小亞細亞的米開朗基羅」(Anatolian Michelangelo)。
艾爾多安這番失言,讓阿克索(Mehmet Aksoy)備感羞辱,憤而提告。今年3月,伊斯坦堡法院判決土耳其總統敗訴,必須向藝術家賠償1萬土耳其里拉(約12萬台幣)。
雖然阿克索勝訴,得以恢復名譽,但政府已於2011年4月拆除《人性的典範》。
總統艾爾多安律師無法接受判決結果,他表示土耳其語言協會(Turkish Language Association)曾向法院說明「ucube」是奇怪或醜陋之意,以「ucube」形容《人性的典範》並非羞辱。
《人性的典範》終結百年宿怨
亞美尼亞國土位於黑海與裏海間,人民多信奉基督教,與周圍伊斯蘭教國家格格不入,長年又夾處在土耳其與俄國兩大勢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俄國分屬不同陣營,關係緊張。當時亞美尼亞人被鄂圖曼土耳其統治,飽受不平等待遇,亞美尼亞人為獨立建國而加入俄國軍隊。1915年,鄂圖曼土耳其開始迫害境內亞美尼亞人。
但兩國仇恨並未隨著戰爭落幕而結束,亞美尼亞認為1915年事件是「屠殺」,估計死亡人數多達150萬人,要求土耳其承認這是種族滅絕行動;但土耳其拒絕,表示只有30萬人受難,死因則是饑荒。
兩國各執己見,爭吵不休,直到21世紀初才有和解跡象出現。2008年,俄國與喬治亞爆發戰爭後,土耳其感覺深受俄國威脅,企圖改善與亞美尼亞關係。同年,阿克索受政府委託,在兩國邊界,土耳其東方城市卡爾斯,建造《人性的典範》作為友誼紀念碑。隔年瑞士居中調停,亞美尼亞與土耳其重新締結外交關係。
REFERENCE
【BBC】Turkey-Armenia friendship symbol being demolished
【BBC】Turkey: President fined for statue 'monstrosity' insult
【Wikipedia】Mehmet Aksoy
【The Independent】Turkish President Erdogan fined 10,000 lira for calling statue symbolising peace a 'monstrosity'
【Hurriyet Daily News】President Erdoğan to pay sculptor compensation over ‘freak’ comment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特展現代藝術策展土耳其團隊Ouchhh打造科技與藝術的沈浸視覺饗宴《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6月登臺 !
2022-05-30|撰文者:時藝多媒體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61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