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2015年,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為「全世界的未來」(All the World’s Futures),反思自工業社會後,人們面臨科技高速變化、環境災變與戰爭苦難等的焦慮,展期從5月9日至11月22日。
近日,世界各國陸續宣佈各自藝術家代表與策展主題,伊拉克國家館策展單位魯亞基金會(Ruya Foundation),決定回應ISIS破壞伊拉克文化遺產,以「無形之美」(Invisible Beauty)為主題,呈現伊拉克複雜的政治形勢,以及當代藝術與文化特色。
展覽也展出500多幅由伊拉克北部難民創作的畫作,這些畫作由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挑選而出。其中一幅是由18歲的女學生創作的作品,描繪她的朋友被性侵後流血死亡;屆時這些作品也會印刷成冊,以《生存痕跡》(Traces For Survival)為書名,在威尼斯雙年展發行出版。
在整體策展上,比利時根特市立當代藝術博物館(S.M.A.K.)藝術總監菲利普•萬卡特倫(Philippe van Cauteren)表示,展題名為「無形之美」,無形之美像層脆弱的薄膜,這層膜標示了藝術家受社會現況與藝術發展影響,所創作出的藝術形式。
菲利普.萬卡特倫挑選五位現當代伊拉克藝術家作品,包含兩位攝影藝術家阿爾阿尼(Latif Al Ani)與哈迪(Akam Shex Hadi),畫家海德爾.賈巴爾(Haider Jabbar)、阿塔•薩布里(Salam Atta Sabri),以及視覺藝術家Rabab Ghazoul。
伊拉克現當代藝術家 凝視人民苦難
阿爾阿尼生於1932年,被譽為伊拉克攝影之父。展覽將呈現1950至1970年代阿爾阿尼早期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紀錄伊拉克社會風俗與人民生活。但在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獨裁統治,繼而在兩伊戰爭之後,他就難以在公開場合攝影創作。
菲利普•萬卡特倫表示,雖然阿爾阿尼算是較早的一代藝術家,但他的作品仍可以見證伊拉克當代社會。
而出生於1985年的哈迪(Akam Shex Hadi)則顯示伊拉克新世代攝影風格,他關注ISIS造成人民流離失所的苦痛。同時他也為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製作新作,據聞題材與蛇、ISIS黑白旗幟有關,共有28幅照片。
當代畫家海德爾.賈巴爾(Haider Jabbar)則將展示一系列水彩肖像畫,描繪死於ISIS侵略的青年肖像。他自己也受到ISIS攻擊波及,目前居住在土耳其,接受魯亞基金會的協助。
阿塔•薩布里(Salam Atta Sabri)除了是位優秀的藝術管理人,也曾受過陶藝、繪畫等訓練。2012到2015年間,他創作約300件作品,但從未公諸於世,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將呈現其中100多幅畫作,多反映他個人經驗,譬如文化機構遭到摧毀的痛苦。
Rabab Ghazoul是唯一參展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多以錄像為主,今年威尼雙年展將推出一段新錄像,內容探查伊拉克政治與社會脈絡,並記錄美伊戰爭始末。
【56th 威尼斯雙年展系列報導】
【美國】威雙美國館 精靈與大自然共存的故事
【德國】威雙德國館 為失業勞工發聲
【瑞士】威雙瑞士館 自然與人造物的交集
【荷蘭】威雙荷蘭館 一間土壤博物館
【希臘】威雙希臘國家館 一家皮革商店
【英國】威雙英國館 當代女性藝術家莎拉盧卡斯個展
【冰島】威雙開展兩週 冰島館被迫閉館
【澳洲】威雙澳洲國家館 述說走錯路的時代
【日本】威雙日本館 鑰匙串起的回憶之網
【台灣】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開展 吳天章:別說再見
【肯亞】威雙肯亞館 肯亞人:這哪算國家館?
【土耳其】威雙土耳其國家館 一個撒克斯的宇宙
【伊拉克】威尼斯雙年展 伊拉克國家館聚焦ISIS
【烏克蘭】烏克蘭藝術組織穿軍裝 佔領俄國國家館
【哥斯大黎加】「威尼斯之恥」再添一例 哥斯大黎加退展
【台灣平行展】威尼斯雙年展 張耀煌的蒼生問
【印度與巴基斯坦】世仇破冰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威雙共展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74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