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3|撰文者:劉品文
入圍2014年坎城影展的《畫世紀:透納先生》以十九世紀英國浪滿主義畫家J. M. W. Turner為對象,敘述他複雜而矛盾的性格與激情的創作經歷。
大海、風暴、船隻的壯闊;鄉野、山水、農人的恬淡,透納用畫筆繪出傳奇的一生。他在世期間創作了超過1500幅的水彩畫和550幅的油畫,其作品《The Fighting Temeraire》更在2005年BBC發起的民眾投票中,被票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作」。
集風景和想像於作品的光之畫家
受到妹妹早逝和精神失常的母親影響,透納的童年生活多半與親戚度過。14歲時他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Schools)學習,並在隔年展出第一幅水彩畫《A View of the Archbishops Palace, Lambeth》(1790)。
一改過去從泰晤士河畔繪製蘭柏宮的傳統,透納站在街角重新詮釋宮殿。視線穿越街道與建築,遠方的西敏橋也進入他的眼中,並在畫作裡與蘭柏宮相互輝映,見證了英國的歷史發展。
相隔六年,透納的油畫《Fishermen at Sea》首度登上校內畫展。強烈的月光照射在海上,映著晃動不安的小船與微弱的船燈,傳遞出人類無法與大自然對抗的訊息。矗立在畫面左後方的巨大物體,正是英國懷特島的白堊岩塊。
透納經常至歐洲各處遊歷,舉凡法國、瑞士、義大利、荷比盧等,每當駐足一處,他必會拿出素描本畫下所見所聞。此外,透納也喜歡將閱讀的詩文轉化為圖像繪入畫中,使作品有了更深層的意涵。
受益於銅板雕刻的印刷技術,1807年透納出版了畫冊《The Liber Studiorum》,被譽為其「生命與畫作的精髓」。他的作品集受到出版商與大眾的喜愛,之後也發表《Picturesque Views in England and Wales》(1827-38)。
透納於1851年逝世。他在遺囑中希望能將財產資助給貧困的藝術創作者,並把未售出的畫作與手稿贈與國家。若想親眼見證透納不凡的一生,可前往英國國家美術館與泰特現代藝術館。
J. M. W. Turner,(b)1775.04.23~(d)1851.12.19
REFERENCE
【圖片來源】Wikipedia(Self-Portrait)
【圖片來源】Wikipedia(Fishermen at Sea)
【圖片來源】Wikipedia(Modern Rome – Campo Vaccino)
【圖片來源】Wikipedia(The Fighting Temeraire tugged to her last berth to be broken up)
【圖片來源】Wikipedia(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
REACTIONS
0
1
1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0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