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4|撰文者:陳可諠
「保持關注不只是一種單純的視覺動作,而是一種精神活動。」─布麗奇特 · 雷麗(Bridget Riley)
雷麗是歐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在她的畫中會發現線條和形狀之間有趣的變化,產生動感的幻象和暈眩的效果,她的作品也激發了時尚設計師的靈感,這抽象的藝術表現,其實都是來自於自然生活中真實的感受,高齡85的雷麗,如今持續創作著。
雷麗生於倫敦,她的爸爸是一個印刷工,二次大戰的時候,她與爸爸分開,和其他家人移到康瓦爾郡(Cornwall),在那裡她有很大的自由,她喜歡觀察光線的變化、自然的顏色、雲的構成,然後存放在記憶的膠囊裡。
她曾經說過:「我一直堆疊感官感受,累積感官張力,直到釋放出一種感知上的體驗。」在1960那個擺動不盪的年代,雷麗的畫作如同藤蔓一般的盪進了許多人的心中。
剛開始她使用黑色和白色,偶爾用一些灰色以及幾何圖像,創造視覺畫面中瞬間移動的感覺,甚至影響時尚設計師像是奧西·克拉克(Ossie Clark )和瑪莉・官(Mary Quant)。三十多歲的她便獲得極大的成功,不管是在時尚、設計或是廣告都可以看見她的作品。
後來,她開始研究色彩,為了表達色彩的位置所產生的視覺變化,她將成群的顏色堆疊排列,透過垂直以及波浪狀的線條,產生流動感。
後期她的作品逐漸遠離視覺觀感的壓迫,而是呈現對藝術純粹的感受,像是彎取的曲線象徵著她對光線變化的理解;加入菱形的元素,非常有節奏感的呈現顏色和形式在空間中的互動,也開始使用比較乾淨以及明亮的顏色。
雷麗的作品總是能夠與觀眾產生互動,雖然經常讓人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卻啟發我們去發現一連串的驚奇。如今高齡84的她持續創作著,我們無法預測她還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奇和創意,讓我們重新思考眼前理所當然的一切。
Bridget Riley,(b) 1931.04.24 ~
REFERENCE
【圖片來源】Wikipedia(Movement in Squares)
【圖片來源】Wikipedia(Shadow Play)
REACTIONS
1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