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9|撰文者:楊柏賢
繪畫可以如詩,也能「如戲」。湯瑪斯‧蘇利(Thomas Sully)的畫作,讓人有如坐在舞台下觀賞舞台劇,想像畫中故事將開展。畫中「演員」有些來頭不小,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或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蘇利的藝術重現這些人的光彩,與他們共同活過的年代。
湯瑪斯‧蘇利出生於十八世紀末英國,其父母都是演員,從小他就生活在戲劇世界中,對他往後藝術產生「戲劇性」的影響。年少時期舉家搬到美國,隨父母演出雜技,後經人賞識,蘇利的藝術天賦始為人所發現。
起初他隨親戚學習微型畫與紋章圖飾,再學習肖像畫,他甚至幾乎能獨自完成一幅等身比例的肖像畫。此時他曾短暫回到英國,因與英國皇家學院主席托瑪士‧勞倫斯(Thomas Lawrence)理想、浪漫而優雅的畫風相似,被讚美為「美國的勞倫斯」(American Lawrence)。
他能在美國畫壇崛起,與身邊交遊的人有關。當時他為公眾名流與時尚圈人士創作,讓他身邊聚集許多貴族與上流社會人士向他訂制,尤以女性肖像畫最受歡迎。而蘇利也透過其他英國移民的幫助,了解英國的藝術潮流。
蘇利從小接觸戲劇,深知人物動作該如何擺、眼神該如何凝視,才能傳遞最動人與個人深刻的氣息。他就像是繪畫的導演,在畫面中導出精心策畫的戲劇。
1837年蘇利受委託,繪製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肖像畫,於是他前往英國,女兒布蘭許(Blanche Sully)隨他前往協助。此時正值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不久,需要畫家透過肖像畫,將其形象傳揚至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畫家都遭遇一樣瓶頸:如何才能讓女王看來莊嚴而不嚴厲,青春活力又不顯得幼稚?
「如果我能夠呈現維多利亞女王溫柔的聲調與高雅的儀態,那應當感到滿足!雖然不過與一位有教養的女性共處,她的莊嚴與溫和卻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讓我舒坦而平靜。」
蘇利享有極大的自由,憑自身感受描繪他心中這位「世界上最大帝國的統治者」。有時如果無法見到本人,蘇利也讓女兒布蘭許當模特兒,再將這份親切感投射到畫作中,使他筆下的維多利亞女王如此親近人,解決其他畫家面臨的問題。
不只肖像畫,蘇利也創作風景畫或歷史典故畫,及描繪著名戲劇、文學或童書中的場景。他努力在後殖民地時代的美國上流社會中,作為一個「會說故事」的畫家,讓畫作彷彿「上演」一齣齣劇作。
Thomas Sully,(b)1783. 6. 19~ (d)1872. 11. 5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pedi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Portrait of the Artist)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Passage of the Delaware)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George Frederick Cooke in the Role of Richard III)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Queen Victoria)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