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新畫廊:【「閱讀雕塑」─陳龍斌】

2012-10-25|撰文者:Richman二月份 by怡萱


陳龍斌長期以來的藝術創作,便以改造陳舊書籍,雜誌,電腦紙演譯成藝術品而聞名於世,並於90年代初期確立“閱讀雕塑”的造型語彙。在其精湛的雕刻技術處理下,這些書籍看似木材或大理石的外表,但細細手觸這些作品,卻可驚然發現它們是經由一頁一頁可翻動的西洋電話簿組成 ; 他的原創靈感與巧思往往成功補捉住眾人的眼光。

“閱讀雕塑”系列作品的背後觀念主要是受到禪宗思維影響- 不立文字,不注重經典權威,同時也是針對當時後現代論述潮流的反動。藝術家面對多元雜碎化的西方新奇理論,他本人的抽離之道便是"毀書造藝" - 透過鋸刀解構書本,破壞文字本質,加以阻隔語言思考,試圖避開任何抽象性的理性論証 ; 藉由這項顛覆性創舉的直接衝突,單憑個人的親身感受能力去感悟書本的材質真意。

除了引導讀者以全新角度看待書本的存在意義之外,陳龍斌並藉由創作反思媒体消費文化和自然資源浪費;此外,他的書籍來源多數是依靠資源回收系統及二手書店就地取材,許多策展人也因此將其作品視為環保藝術。細看其作品發展多年的軌跡,藝術家同時也在哀悼書籍逐漸被數位電子時代淘汰的悲歌,使陳龍斌的創作更具跨文化的時代新意象。

藝術家本人於2011年1月12日至16日在首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展出其經典佳作“觀音-中國還是能說不”、“佛塔”、“佛DNA”、“亞洲聖像–西遊記”。其中寓意最深沈的“佛DNA”描繪出人性的三種極端可能性:聖哲,神,魔; 相當引人反省深思。陳龍斌奠基於西方觀念藝術的訓練,融入個人熟悉的東方哲思底藴,成功地遊走於東西文化集合的新印象區塊,並完成跨文化接軌的新造型美學。

陳龍斌出生於台灣,擁有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碩士學位,於2007 年後定居美國紐約。他的作品曾在美國、德國、荷蘭、義大利、巴西、印度、台灣、新加坡、韓國、日本和香港展出。目前他的作品由紐約Frederieke 泰勒畫廊、邁阿密Now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現在當代畫廊、台北新畫廊,及香港萬玉堂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