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敦煌藝術中心:【大地無語】

2012-06-19|撰文者:洪平濤


洪江波是尚未被廣知的畫家,但看過他的畫的人大多不會一下子忘記。他畫裡風景有一種一清如水的靜謐,有些畫面雖是微風吹過的山頭,但卻不荒涼。

洪江波是我的小弟,與我相差十一歲,出生於苗栗後龍這個人跡罕到的地方。童年除了家人外,很少有其他的人可以相處,在兄弟姊妹裡他最小,又長得清秀,很得大家的喜愛,但隨著兄姊陸續地離開家,實際伴他成長的只有年紀相近的小妹莉萍,和一些大大小小的狗。我們家的兒女就像寄居在老家屋頂上的鴿子一樣,少有人照顧,但也很自由。我不記得他什麼時候離家,只記得他上台北後的一段時間與我同住,跟著我畫畫,後來我創辦「敦煌」,之後也就很少見面,只知他去讀高中美工科。

他一向很少說話,偶爾見面也只有微微笑一笑,不知道他一個人在都市裡怎麼生活,很少關心。後來偶爾看到他的畫,畫中依稀是自己童年的田園景致,技法雖不成熟,一同生活過的土地是熟悉的。因莉萍與他來往,知道他住在內湖金龍寺附近的半山坡,他與同學合開了一家煮雲茶館,自己偶爾做做陶藝,畫些畫。我想他那個個性見了人都不說話,怎麼照顧茶館?有一天我去看他,在山上一片相思樹林裡,一大間用各種材料搭成的屋子,外表看起來像個工寮,到了裡面畫畫的地方、做陶的工作間,和一座大窯,室內擺設沒有一點想像的簡陋與寒酸,反倒顯得樸質溫暖。見到他的妻子淑玲,我記憶中,江波雖心巧手巧,但除了畫畫之外其他的事是很懶的,看著屋裡的一切,對於平凡女子的淑玲有了一種好的印象。看了江波生活的點滴,看到他的作品,回來的路上我想著,其實生活也可以這樣過。

記憶中,小時候颱風特別多,家裡種西瓜,西瓜快成熟時就來颱風,一夜風雨過後,面對受傷的瓜田,父親總是在屋內,面無表情地拉起胡琴。江波的個性近似父規,如果說他熱愛藝術,我想更多的是透過繪畫可以過一種不被干擾的真實生活,對生命裡的挫折、困頓、沮喪提供了一片可以逃避的空間。他從未用語言述說自身的種種,只是安詳地用心細細描繪,畫面上的山丘起伏,蒼蒼茫茫,深沉清寂,在他的畫裡似乎聽到大自然在寂靜地運行,山水有其生命,水氣淋漓,飽滿自得,像一處充滿生機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