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境畫廊:【織錦人生,期待縁起⋯ 參觀鍾奕華夫婦思鄉畫作】

2017-01-22|撰文者:簡秀枝


緬甸華僑藝術家鍾奕華、黃慧鶯夫婦移居南台灣,近期創作,分別展現家鄕況味,與當代豪邁。織錦風華,力透畫背。

21日下午,企業家朋友統振董事長陳敦仁力薦下,我和蕭榕、孫曉彤專程南下,一探睽違近30年的老朋友鍾奕華與黃慧鶯夫婦。連棟公寓中的3樓舊建築,屋內擺設簡單,屋頂很高,空間對流良好。夫妻倆都偏愛藝文,都作創作,但畫風迥異。慧鶯老師寫詩作畫,偏向當代,用色造型大膽豪邁,奕華老師則力求穩健經典,各具特色。夫妻倆相擕相持,相互分享討論藝術,但相互尊重,互不干擾。

陳敦仁是我元大花廣的鄰居,統振集團的領航人,專注於電池產業鏈的整合,奔走海峽兩岸,頗有成就。由於與鍾奕華是軍旅同袍,當他在企業發展功成名就後,一直希望回頭拉拔藝術家老友。

「我們一起去看看鍾奕華的創作與蛻變,會讓您有不一樣感覺⋯!」一方面盛情難卻,另方面,我也將近30年沒再見這對藝文界老朋友,心裏滿是期待,一行人搭乘高鐵南下。

初識鍾奕華夫婦,早年在台北和友人和夥經營外銷畫生意,也曾在民生東路經營北風畫廊,柴松林教授伉儷曾帶我們去參觀過。由於時間久遠,只記得當時鍾老師畫風非常拙樸粗獷。這回久別重逢,發現他的創作語語彙與風格,截然不同了。

歲月淬鍊新風格

來自緬甸的民俗風情,傳統飾紋,建築古蹟,都是鍾奕華吸收、挪移、發想、蛻變的重要因素,加上,長年磨練下來的基本功,使得每一幅作品呈現出的完整度極高,用力之猛,用情之深,不言可喻。

也許,歲月開悟我們許多事,藝術創作,更是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年屆7旬,走過千山萬水,鍾奕華透過彩筆,自有許多心情、回憶要表述,尤其,來自家鄉的親情呼喚,骨肉驟別,織錦風情,或靜或動,躍然於彩筆之上。

家鄉是創作泉源

1945年出生的鍾奕華,是緬甸仰光僑生,祖籍福建同安。從小接受緬文與中文雙語教育,23歲在仰光學業告一段落後,嚮往中文世界。他毅然放棄緬甸藉,拿著無國籍護照一個人飛到台灣,就讀台藝大。據說當時身無盤纏,但意志堅定,靠著苦學拼搏,在台灣站穩了腳步。後來緬甸的社會主義當道,惡意排華政策下,更見趕上來華末班列車的可貴,不過,也意味著從此與家鄉千里阻絕,遙望歸鄉路,有好幾十年的時間裡,完全處在有家歸不得的折磨中,平時,只靠著書信魚雁往返。因此原不識字的鍾家母親,為了親自讀懂愛子的家書,她克服萬難,去補習中文。如今,母親依舊高齡健在,但嚴重失憶,倚門盼兒歸的惦念與記憶,一直是鍾奕華內心深處的自信與溫柔力量,也是汨汨不息的創意源泉。

反觀黃慧鶯,政大畢業,學歷史,也是作家。早年投入寫作之林,後來也畫畫,塗抹人生,才華橫溢,十幾年下來,藝業精進,生活充實圓滿,尤其夫唱婦隨,積累創意能量,下筆作畫更見不凡。

近鄉情怯

屈指一算,鍾奕華落腳在台,也近半個世紀了。世事多變,年歲漸增,尤其幾番的生老病死與生離死別後,家鄕的印象,親情的連結,逐漸明晰成形,彷彿來自遙遠故鄉的一草一木,鮮豔廟宇、彩繪拼貼、各種珍禽異獸,花卉圖騰,經常入夢,也入畫,涙痕浪跡,斑斑褪影,倍見歲月滄桑與心底刻痕。

70歲是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然而,成熟穩健的藝術家,在言語間,不僅也會有近鄉情怯的拘僅,更見欲語還休的靦腆,對於市場,則是疏離陌生、隨緣隨興、等待奇蹟。

不問伯樂 專心前行

細細聆聽鍾奕華夫妻倆的心情告白,語多真摰;慢慢品評牆上蛻變轉型畫作,中規中矩的學院技巧之外,也乍見艶麗斑燦與慧詰隱喻;翻閱著井然排列的心血舊作,讓人心生敬意,原來不問伯樂在那裡,千里馬依舊匍匐前行,日夜奔馳。

衷心期待有好的展覽場地,用心的策展人與藝評家,一起為耕耘不輟、創意不絕的藝術老園丁鍾奕華夫婦,作一場織錦人生中,擲地有聲的完整展覽。

畢竟,人生沒有太多的70歲⋯,藝術的分享,覓尋收藏伯樂的緣起,對孜孜矻矻大半生的創作園丁來說,其實是最大的等待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