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研究出版】之六

2018-01-11|撰文者: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鈴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陳郁秀口述  于國華整理撰述



在象徵社會主義的鈴蘭花盛開下,陳郁秀與盧修一相遇,他們懷著對台灣的熱愛、傳播文化清音的理想,從巴黎起步,邁向曲折起伏的人生旅途。走過半百人生,陳郁秀歷經鋼琴演奏家、教育者、政府首長,在感性和理性之間轉換自如,不僅曾與多位國際鋼琴演奏家合作演出,在音樂教育上亦多有建樹,二○○○年入閣任文建會主委,更成功將台灣文化推廣到世界舞台上。陳郁秀在書中說:「推廣台灣文化正是如此,只要在人心中埋下一粒種子,未來遇到合適的機會就能發芽、茁壯。就好像味覺,第一次嚐味道、有了印象,如果喜歡這個味道就會一直去找、去嚐。文化也是如此,有了接觸、留下美好的感動與記憶,心領神會的經驗就能引發繼續追求的動力。」這本書正是陳郁秀播種的紀錄,其中有挫折,也有振奮人心的時刻;有深情的細語,也有魄力與遠見的理念分析。



《台灣音樂百科辭書》

陳郁秀/總策劃,呂鈺秀、徐玫玲、陳麗琦、溫秋菊、顏綠芬/主編



音樂撫慰人心。一首歌謠或樂曲不僅可以抒發情懷,更鼓舞了流離塵世中多少漂泊苦悶的靈魂,傳續著一個時代、一個族群、一個部落「聲音」的集體記憶。今天,我們或能輕易道出貝多芬、莫札特、蕭邦、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事蹟和創作樂曲,相對於臺灣本地的音樂家及創作曲目、演奏家、歌唱家、原住民的祭典音樂、漢族音樂在臺灣的演變與開展,我們卻又了解多少?由陳郁秀策劃,集合臺灣音樂界及教育界的力量,第一部以臺灣音樂文化為主體、詞目蒐羅最豐富、圖文史料最詳實的《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終於誕生了!全書200萬字,收錄2391條詞目,542幅珍貴圖片、樂譜及附表,內容涵蓋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當代音樂教育及創作、流行音樂等四大領域,全面匯集了當今臺灣音樂研究之大成,為臺灣四百多年來的音樂發展,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美學觀點、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台灣--珍寶之島(中、法、英、日)》  圖‧文 妮可龍白



「台灣─珍寶之島」是本基金會邀請法國知名的插畫家妮可.龍白(Nicole Lambert)來台環島旅行後,她將她的所見所聞以文字搭配插圖的方式撰寫繪製而成的書籍。妮可.龍白以外國人的角度直白的寫出他對台灣的觀察,加上插畫風格溫柔清新,2009年法文版印製500本深受各界好評,之後陸續出版中文版、英文版和日文版。閱讀「台灣─珍寶之島」是讓外國人了解台灣留下台灣意象最直接快速的方式。2014年英文版及日文版電子書上線發行。



《鑽石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陳郁秀教授  編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經歷數百年來不同種族的耕耘與文化的激盪,呈顯相當豐富的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特色。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台灣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風貌,可用「壓縮的空間」與「壓縮的時間」來形容。 「壓縮的空間」指的是台灣山林至海域之間,以及平地至高山之間劇烈的氣候與景觀變化,在面積狹小的空間中,孕育複雜的生態環境,涵容多樣的生物物種。「壓縮的時間」意指台灣現代文明的躍遷,在短短百餘年間達成,台灣從19世紀末的農業社會轉型為20世紀末的高科技生產國,是在極快速與壓縮的時間內形成的;此外,台灣經歷多種文化衝擊的洗禮,在西方、東方以及南島文化的歷史邂逅交織中,發展成豐富、多元而特殊的文化形貌,而長期與大自然災害如:地震、颱風、土石流等搏鬥,則塑造了彈性與堅韌的性格,以及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屢挫屢起的生命力。 以上種種,使台灣像極了一顆鑽石,鑽石有許多切割面,每個切割面都晶瑩璀璨,台灣的多樣性生態以及多元文化,就像鑽石的各個切割面,熠熠發光,不容忽視。本書試圖以簡易閱讀的方式,提供大眾讀者大塊覽盡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之美,領略寶島台灣的瑰麗多彩,若能透過這塊「敲門磚」進一步延伸研究相關主題,必將發現許多原先被視而不見的台灣容顏。



《鑽石台灣—多元歷史篇》陳郁秀教授  編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經歷數百年來不同種族的耕耘與文化的激盪,呈顯相當豐富的自然地理與人文歷史特色。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台灣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風貌,可用「壓縮的空間」與「壓縮的時間」來形容。「壓縮的空間」指的是台灣山林至海域之間,以及平地至高山之間劇烈的氣候與景觀變化,在面積狹小的空間中,孕育複雜的生態,涵容多樣的生物物種。「壓縮的時間」意指台灣現代文明的躍遷,在短短百餘年間達成,台灣從19世紀末的農業社會轉型為20世紀末的高科技生產國,是在極快速與壓縮的時間內形成的;此外,台灣經歷多種文化衝擊的洗禮,在西方、東方以及南島文化的歷史邂逅交織中,發展成豐富、多元而特殊的文化形貌,而長期與大自然災害如:地震、颱風、土石流等搏鬥,則塑造了彈性與堅韌的性格,以及不屈不饒、勇往直前、屢挫屢起的生命力。以上種種,使台灣像極了一顆鑽石,鑽石有許多切割面,每個切割面都晶瑩璀璨,台灣的多樣性生態以及多元文化,就像鑽石的各個切割面,熠熠發光,不容忽視。本書以簡易的方式,提供大眾讀者重點式的閱覽台灣歷史脈動,洞悉台灣發展歷程,也期待能領悟台灣文化是經過原住民文化、漢人文化、西方文化以及近代東南亞新住民文化的交織、共存與結合,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其間相互吸引、各自顯耀光芒的衝擊、演進過程,也培養出台灣人堅強、具生命力、特殊、有創造力的性格,足以迎接21世紀全球化的挑戰。



《行政法人之評析—兩廳院政策與實務》陳郁秀教授  著



兩廳院自改制以來,已歷經二屆董事會,其機構定位、組織架構、運作機制、預算額度與自籌經費比率,以及內、外部的監督程度等議題,關乎其是否可以發揮功能、達成既定的公共任務與目標,也是國內各相關單位行政法人化的借鏡。未來,國家還有許多重大藝文建設,均需要以專業規格研訂相關制度。本書作者擔任兩廳院董事長已屆三年,秉持對台灣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時基於職責所趨,特別以親身的體驗與長期的行政經驗,針對兩廳院行政法人的改制過程,提出剴切的分析與建議,期盼對未來台灣文化藝術的發展、兩廳院的營運,以及爾後國家重要藝文機構成立類似組織,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