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文化治國、文化興國(上)  臺灣文化政策的藍圖在哪裡?

劉俊裕文化部龍應台文化政策文化白皮書

2014-08-05|撰文者:劉俊裕/臺藝大副教授

發揚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文化怎麼治國?如何興國?

2008年馬總統在競選的文化政策綱領中提出了「文化治國」的理念,強調要以文化作為21世紀首要發展戰略,落實文化優先,文化領政,文化總統。馬總統的16項具體主張包括成立「文化諮議小組」,召開年度「總統文化論壇」,四年內將文化預算從1.3%提高至總預算的4%,以及設置境外「臺灣書院」,以文化交心等等。

2010年520馬總統就職二週年提出「六國論」的治國理念,其中將「文化興國」列為第2項,強調要以文化發揚臺灣優勢,讓國際社會認識到「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而2011建國百年,馬總統則指出臺灣是全球華人世界貫徹落實中華文化最徹底、最普遍的地方,「正直、善良、誠信、勤奮、孝親、尊師、仁義、進取、包容等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備受大家肯定的核心價值,並早已成為臺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謂的「文化立國」、「文化興國」的策略,是希望透過發展文創產業和臺灣文化的軟實力,振興國家發展,讓臺灣的城市和國家都因文化而偉大。至於2012年520臺灣單一事權的文化部成立,則成為落實馬總統文化政策理念的重要里程碑。身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總統能多次強調文化立國、文化興國的理念,是文化人所樂見的,但我們更期待的是政府能夠明確地提出究竟如何以文化來治國,以文化來興國的政策藍圖。

文化部成立2年2個月,臺灣文化政策的藍圖在哪裡?

2012年首任文化部長在525的就職訪談中說,文化政策不應當遷就就任滿月、百日的日期草草提出,筆者勉強同意(雖然文建會已經設立了幾十年……)。文化部成立一週年,龍應台受訪時說挑戰仍然艱鉅,「明年的話,我希望是我們一些基礎的法規,我們在盤點的法規以及基本面,比如文化基本法、比如說博物法,還有電影法、公視法等全部都已經上道了,這是一個中央部會最重要、最該做的事情。」

2013年12月28日,龍部長則發表了上任摸索570天的告白,說她做的事情是摸清文化部的「地下管線」盤根錯節,發現「管線很複雜,很多地方接不起來」。而2014年文化部成立二週年前夕,龍部長則提出「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部長說,文化部初創兩年,很多想改革而來不及改革的事,更多滿頭大汗還在打地基而人們根本還看不見的事。很多是投注兩年的灌溉,可能只看到一個青澀的苗頭。希望給公務員更大的鼓勵,他們會因而更有力量。

只是,除了文人訴諸情感,要落實臺灣「文化治國」與「文化興國」的理念,終究必須透過文化部具體可行的文化政策的藍圖與施政方針,以及務實的文化政策治理體制,提昇政府各個部門的文化意識,凝聚臺灣人民的共同文化價值,進而動員臺灣文化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資源,達成政策的理念目標。否則再崇高的文化理想和道德情操,都將淪為政治人物的「抒情文」與政策的「修辭學」。

如今,馬總統2008年上任至今,我們不禁要問,臺灣文化政策的藍圖究竟在哪裡?文化部成立2年2個月後,我們依舊沒有等到!文化興國的政策藍圖如何勾勒、描繪?文化政策的方針如何擬定?透過什麼公民程序和諮詢過程?身為一個文化人和文化政策的研究者,針對國家文化政策諸多亟待解答疑問,我們必須持續追問。

10年了,為什麼臺灣的國家文化部門提不出具前瞻性的文化白皮書?

令筆者最難理解,也是臺灣文化界最深層的疑問,是何以堂堂一個國家的文化部成立至今26個月,竟然提不出一個有前瞻、有願景的臺灣文化政策整體計畫,而文化界也不抱期待?

階段性的文化政策藍圖幾乎是每個國家文化部門,都會定期向民眾公布的政策作為,例如1996年7月日本政府提出的「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2013年「酷日本文化策略」,歐洲聯盟「2014-2020創意歐洲」計畫,乃至對岸中國文化部現階段的「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等。無論政策內涵的評價如何,透過一個個三年、五年、七年的整體文化施政計畫方針,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將近年來文化工作推展情形、重要文化措施與未來展望,向人民作完整說明,並且提出短、中、長期的官方文化政治願景及想像。

過去文建會時期「文化白皮書」的制定,意義就在於敦促文化部門面對文化施政的困境與挑戰,擘劃具前瞻性的文化願景,以之作為訂定整體性、持續性與符合社會脈動的文化政策,使人民對文化政策藍圖的現況能有完整的認識,進而認同和參與。面對當代文化治理複雜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文化政策的推動除文化主管機關外,更需其他部會與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協助,結合民間的力量,豐富臺灣文化內涵。

弔詭的是,臺灣的文化政策白皮書自2004年之後就不復見了,距今已經超過10個年頭。所謂的全國文化會議自2002年舉辦了第三屆後,也不再召開。馬總統2008年提出的「文化諮議小組」,召開年度「總統文化論壇」也未曾發生。

令人質疑,近年來政府文化政策的藍圖究竟是什麼?政策的核心文化價值與論述是什麼?依據又是什麼?兩岸文化交流的核心原則是什麼?臺灣的全球文化布局策略如何擬定?而臺灣文化的未來又要往哪裡走?

據筆者親身的參與和了解,2011年文建會(號稱天下第一科的)第一處第一科,曾著手規劃「全國文化會議」、撰寫「文化白皮書」、制定「文化基本法」。只是文化部龍部長上臺後,全國文化會議化整為零,成為九場文化國是論壇,2年過去了,論壇的結論既沒有考核追蹤,也沒有整合成一幅具體的國家文化施政藍圖。

文化白皮書音訊全無,對於文化政策整體發展,只能從文化部網頁的「年度施政計畫」與「施政績效報告」去了解。而攸關國家文化行政與文化治理體制改革的文化基本法草案,至今也仍躺在文化部內部程序作業中,沒出行政院、也進不了立法院。化整為零的文化國是論壇,使得許多文化政策的核心問題片段化,也失去整合、凝聚臺灣核心文化價值論述的可能性。

這隱含的意義是,臺灣近年的文化政策欠缺延續性和穩定性,文化部門掌舵者無法勾勒國家長遠的文化政策思維與整體圖像規劃。沒有中、長期的文化論述的施政,實在讓政策研究者看不出臺灣的文化發展要往哪裡邁進?又該如何評估其成效?

斷裂而躁動的文化施政理念,令人憂心

近來,除了龍應台部長以「開心得想放鞭炮慶賀!」形容的「電影法」修法,「文創法」、「文資法」、「公共電視法」(和延宕30個月的第5屆公視董事會重組)的盤點與修訂,「博物館法」、「文化基本法」等新法規的草擬;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北中南流行音樂中心等重大文化設施的建設之外,「泥土化」、「產值化」、「國際化」、「雲端化」或許是文化部目前唯一看得到的四個施政理念。

「泥土化」主要結合臺灣二十多年來的社區整體營造(「村村有藝文」社造亮點計畫)、「7835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的文化平權的思考,2013年開始編列4400萬預算經費推動「國民記憶庫計畫」,以及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修復與傳承。

「產值化」主要是文創產業的推動,包括出版產業的創作、經紀行銷,扶持獨立書店發展計畫;視覺藝術領域的藝術銀行政策與「視覺藝術團體營運補助計畫」等;表演藝術則有「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掛牌成立;以及金鐘獎、金馬獎、金曲獎的頒發。

「國際化」主軸包括臺灣書院、駐外文化中心的增設與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兩岸文化交流主在建立制度性協商機制,向大陸爭取放寬對臺灣文化業者市場准入之限制。而「雲端化」則透過iCulture App平臺藝文行動化,整合國內公民營藝文活動與文化設施,介接公民營網站,提供音樂、舞蹈、戲劇、展覽等14 類藝文活動,以及獨立書店、博物館、公共藝術等18 類文化設施訊息。

只是「泥土化」、「產值化」、「國際化」、「雲端化」這四個文化政策斷裂的技術面和橫切面,卻難以拼湊出文化部七個司和諸多館所共同的國家整體文化政策藍圖,當然更談不上臺灣文化政策核心的價值論述。

文化部成立至今2年2個月,我相信文化行政體系中的基層文化公務人員,每天忙忙碌碌地做了很多事(筆者有很多在政府文化公部門每天奉公戮力、兢兢業業地為臺灣藝術文化界努力的朋友,每天夜裡為了業務加班可說是稀鬆平常)。文化部各司、各科日常業務中持續推動的大小計畫委外、發包,就足以讓文化部的科員們每天忙得昏頭轉向。

然而,沒有明確文化政策論述,沒有經過公民程序辯論的文化政策價值,但卻悄悄地在推動、不斷地在發生的國家文化政策,是相當令人憂心的。文化行政官僚體系會像是群無頭蒼蠅的躁動,不知為何而戰,為什麼朝這個方向飛舞。欠缺核心價值理想而工作,只會燒盡文化公務人員的熱情和氣力,卻得不到人民的一絲肯定,甚至引發藝文界和民眾無止盡的質疑和反動。

◎作者簡介╱劉俊裕: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國際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研究,反思社會文化現象。

目前致力於臺灣文化政策議題的科普化,以及臺灣文化公共論壇與文化公共領域的推動。

photo credit:Joel Penner (CC BY 2.0)

原文出處:【聯合新聞網udn專欄】

REFERENCE

文化治國、文化興國(上)
文化治國、文化興國(中)
文化治國、文化興國(下)

劉俊裕文化部龍應台文化政策文化白皮書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1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