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撰文者: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哲偉 (b. 1986 )
在齁空間裡嚎囂
三月二十五日,複合媒體,依空間場域而定,2013
二〇一三年我於台南齁空間(Howl Space),選擇與空間同名的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之散文詩(Howl)作為文本,展開對於艾倫金斯堡、齁空間以及自身的三重探索,也進行了藝術、文學與當代社會的三重對話。透過不同層面揭開敘事與建構想像,並讓想像在現實中變得可能。
參賽作品清單:
〈預言〉,複合媒材,依空間場域而定,2013
創作前置閱讀及文獻蒐集時,我於艾倫金斯堡「嚎囂」一詩段落中聯想到許多台灣正在發生的社會文化事件。將這些事件的影像描繪刻畫,透過燈光所產生的影子投射於後方,進而閱讀到文字,寫於一九五五年的這些話語似乎成為一種預言,跨越時空間的限制,開啟一把共通的鑰匙,用某種暗示的姿態發聲。
〈三月二十五日〉,複合媒材,依空間場域而定,2013
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五日美國海關人員因淫穢之由,扣檢五百二十本在倫敦所印製的平裝本「嚎囂」詩集,當時台灣報紙對於整個事件並無任何相關報導,於是我重新製作一份舊報紙,將這則新聞置入;另外現場我放置五百二十本詩集,希望在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之後,觀眾可以自由將詩集帶走。整件作品還原當時某部分的缺憾,並希望藉此填補所遺留的空缺。
〈我的心與你同在羅克蘭〉,四頻道錄像,依空間場域而定,2013
「嚎囂」在一開頭便說明整首詩獻給了「卡爾.所羅門」,卡爾是艾倫在精神病院所認識的摯友,則羅克蘭代表當時他們所相遇的精神病院。我拍攝身邊曾經住過精神病院的四位朋友,以獨白方式說出自己的故事,我刻意在段落間穿插「I’m with you in Rockland」(我的心與你同在羅克蘭),呼應整首詩不斷出現重覆的節奏,也意為將此獻給我的精神病友們,我的心與你們同在羅克蘭。
〈母親〉,聲音,依空間場域而定,2013
艾倫的母親與他同樣罹患精神疾病,卻從未接受適當的診療,臨走前留給他一封信,信裡描述所謂人生追尋的答案。我翻譯信的內容並請母親錄製這段口白,話語宛如成為她內心深處對我的傾訴與盼望。作品設定於末端,彷彿最終依舊有著出口與答案,並且在離去前帶著一絲希望。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書畫鬼才 黃明勝 「藝氣磅礡」書法與篆刻個展 長達2,700 公分長卷棉布 首度大氣呈現
彭譯毅的[一 一]以建築材料書寫藝術日記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6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