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第57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

【台灣館 「做時間」宣布開幕預展活動】

  • 展期

    日期:2017-05-13 ~ 2017-11-26

  • 地點

    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 參展藝術家

    謝德慶

  • 預展日期:2017年5月10日至5月12日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開幕儀式暨記者會:2017年5月11日下午6時至7時

    開幕座談:存在的藝術(Art of Existence)
    時間:2017 年5 月12 日下午2 時至4 時半
    地點:奎利尼.斯坦帕里亞(Querini Stampalia)基金會演講廳
    與談人:謝德慶、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卡蘿.貝克(Carol Becker)、史丹福大學藝術暨戲劇學系教授佩姬.菲蘭(Peggy Phelan)、倫敦大學學院建築及藝術學院教授珍.藍道(Jane Rendell)

    閉幕座談:耗時間(Wasting Time)
    時間:2017 年11 月24 日下午2 時至4 時半
    地點:奎利尼.斯坦帕里亞(Querini Stampalia)基金會演講廳
    與談人:謝德慶、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亞伯丁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主任教授提姆.英格德(Tim Ingold)、吉森尤斯圖斯理比希大學應用戲劇學研究所教授布雅納.昆斯特(Bojana Kunst)、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所長龔卓軍


    第57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做時間」預計於2017年5月10日假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舉行開幕預展,「做時間」綜合性呈現藝術家謝德慶作品,由與藝術家長年合作之獨立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策劃,預計於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6 時開放公眾參觀(5月15日、8月14日、9月4日、10月30日及11月20日特別開放),搭配首次推出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畫於展場開放時間進行每日兩次的特別導覽。

    上世紀七〇年代末、八〇年代初的曼哈頓下城區藝壇,一位名為謝德慶的年輕臺灣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獨特的作品。五件為期一年的行為表演,陸續在藝術常規和生態之外的空間展開。每件作品皆為一整年期程,並訂下一套嚴格的自律守則;這些行為表演以前所未見的形式,將體能耐力暴露在極端的時延條件下,完整體現了藝術做為一種生命的歷程。

    「做時間」首次同時展出謝德慶兩件〈一年行為表演〉作品,並匯集其諸多的自藏文獻與物件。謝德慶在〈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規定自己每個整點在打卡鐘上打卡,將自身受制於令人昏眩的法則,毫不間斷持續進行整整一年;另一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謝持續將自己置於一種自我剝奪的嚴苛處境,一整年生活於街頭不進入任何遮蔽物。這幾件探討受制性的巨碑式行為表演,針對與人類存在有關的控制系統、時間和自然的制約,發出強烈而充滿情感的論述。每件作品都採用不同紀錄方式,挑戰生命檔案化的可能意義。〈一年行為表演〉的創作期間,謝德慶仍是非法移民;作品中隨處可見藝術家身處窮絕的困窘,為一無所有的人們,道出卑微潦倒的掙扎與絕處求生的機智。

    本次展覽亦將展出三件從未公開的作品:都是在謝德慶移居美國前,於1973 年在臺北所創作的行為表演與攝影。這些早期作品皆檢視「地」(the ground)的概念、隨機事件,以及影像捕捉之間的關係,追溯了謝德慶由抽象畫作,逐漸轉移至行動和重複性的創作,以及其對於序列攝影漸漸萌發的興趣。由於藝術家對於過往作品的積極重建,特別為本展於鏡頭前重現了一件原始影片已佚失之早期作品。

    「做時間」不只揭示謝德慶早期的藝術關注,也由知名攝影師雨果.葛蘭丁寧(Hugo Glendinning)掌鏡全新紀錄短片〈重返過去之外〉,於展場內不間斷地撥放。由策展人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喬胥亞.黔伯斯雷特森(Joshua Chambers-Letson)、龔卓軍全新撰文論述的展覽手冊將同步發行。另外,於展覽開幕與閉幕期間,藝術家與策展人參與於奎利尼.斯坦帕里亞(Querini Stampalia)基金會舉行的座談會,並邀請來自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人類學與建築領域的頂尖學者共同針對本展深度討論、分析回應謝德慶作品中耐力(endurance)、時間、勞力和消耗之間的關係。活動座位有限,歡迎提前至官網預約:www.taiwaninvenice.org。


    謝德慶: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為根據地的藝術家,由紐約尚凱利畫廊代理。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策展人,諸多行為藝術書籍的作者及編者,其中包括《現在之外》(Out of Now)與《現場:藝術與行為表演》(Live: Art and Performance),現任英國倫敦羅漢普頓大學的行為暨視覺文化教授。

    卡蘿.貝克(Carol Becker):著有數本有關當代藝術的著作,如《顛覆的想像》(The Subversive Imagination)與《場所中的思維》(Thinking in Place)等,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及教授。

    佩姬.菲蘭(Peggy Phelan):行為藝術為重要論著的作者,著有《摘下面具》(Unmarked)與《哀悼性別》(Mourning Sex)等,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安.奧戴.梅寶(Ann O’Day Maples)藝術學院教授、戲劇與英語教授。

    珍.藍道(Jane Rendell):著有諸多空間和建築理論專書,《場域書寫》(Site-Writing)和《藝術與建築》(Art and Architecture)為其中兩本。現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建築及藝術教授,和巴特利特研究事務副院長。

    提姆.英格德(Tim Ingold):人類學家,撰有多本關於藝術與自然的著作,包含《線之生》(The Life of Lines)、《活著》(Being Alive),現任英國亞伯丁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主任。

    布雅納.昆斯特(Bojana Kunst):哲學家暨表演理論學家,《藝術家工作中》(Artist at Work)作者,德國吉森尤斯圖斯理比希大學應用戲劇學研究所教授。

    龔卓軍:藝術評論家及策展人,《現在之外》中譯者,現任臺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學程副教授。

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謝德慶存在的藝術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