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0 X-site《膜》─ 多重真實】

  • 展期

    日期:2020-06-13 ~ 2020-08-09

  • 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參展藝術家

    何理

  • 「X-site計畫」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每年公開徵選空間提案,鼓勵跨域、實驗性的創作型態或創意方法論,期望藉由空間構築和美學的延伸與突破,激發對於場域的重新感知與想像。今年共有42件作品參加徵選,經過兩階段評審程序,由跨領域團隊「何理互動設計」以作品《膜》獲得2020年第7屆首獎。

    《膜》,以偏光片(polarizer)的特殊光學效果創造層次多重疊加的空間,觀者於移動間產生觀看錯覺,迷走於邊界曖昧、真實與幻境交疊的超感體驗,如此不斷改變對於空間的認知與詮釋,回應本屆徵件命題-「多重真實」(X-Reality):探索真實的過程需要持續的交互參照。

    空間:透過感知形成的經驗(模糊空間邊界)

    空間是一種透過感知形成的經驗。人們藉由感官去觀察、經驗空間中的光影,進而認知到邊界,定義出一個空間的樣貌。若能夠模糊物理性的邊界,是否就能顛覆經驗,使空間成為一個持續變化的存在?然而,辨別空間的過程如同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驗,透過知識和情感的經驗去形塑世界的樣貌,自我的意識成為定義世界的量尺。



    意識:然而人們是怎麼去認識這個世界的呢?

    世界是一個主觀的世界,意識決定了我們要看到什麼,主動猜測世界的樣貌,而非真實地呈現出我們所感知的真實。世界的樣貌通常是藉由過去的知識和情感所形塑而成,比如過去的經驗裡有發生過的、可透過身體確實感知的,以及大部分人經歷過的客觀事實,通常會被認定為所謂的真實;相對無法透過身體感知、一直變動的,會被認知為虛擬。身在《膜》這個真實與虛擬交雜的曖昧空間,我們將會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



    一個多層次環繞起來的膜,亦像一個介面,透過材料和光線改變感知的基礎,產生許多看似實體的邊界、存在/不存在的曖昧空間,隨著觀眾視線的移動,空間不間斷地變化與重新定義,挑戰尋常的感官經驗。由於《膜》的圍繞關係,我們須於「穿膜」情況下探察兩側彼此的效果,誘使我們為了探索一個真相而進入,卻在真實與虛擬互相參照的交疊下,創造了新的限界。


    創作團隊

    「何理互動設計」(Whyixd)為台灣跨領域的裝置創作團隊,成員背景跨足藝術/建築/設計/工程/機械,合作對象更來自戲劇舞蹈/建築空間/流行音樂/當代藝術等各種領域。何理關注生活中的各種驚喜,透過新媒體跳脫二維視覺界線,以錯置時間和空間的電子地景建造出真實的幻象,如在熱帶中下一場大雪、在平靜中撒一把花叢,企圖透過科技化生新的身體經驗,擷取他維度的心靈片刻。

    團隊成員

    葉彥伯

    魏子菁

    莊杰霖

    葉韋鉦

    劉是磐

    郭仲輔

    謝孟德

    黃彥翔

    鄭任翔

    陳彥丞

    塗家伶


    偏光片廠商:誠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結構顧問:陳冠帆+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結構工程:祥育工程有限公司

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何理建築裝置

推薦展覽

view all

臺北市立美術館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日期:2024-10-12 ~ 2025-02-02|台灣,台北市

49 days left

臺北市立美術館

【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

日期:2024-10-12 ~ 2025-06-22|台灣,台北市

189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