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關於

    藝術家創作介紹 《李霽洵》

    藝術家李霽洵的創作,探討的是女性在社會上所面臨的一些價值觀,如「刻板印象」、「安全感」、「權力不對等」、「與人之間的關係」等題,串聯起藝術家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投射於不同作品和系列的故事。如始自蟑螂結合女體的標誌性形象,強烈的視覺衝擊加上木雕的溫潤質地,衝突感是觀者對其創作最直接的視覺印象,也充分道出了「刻板印象」的敘事義涵。這些不美麗的生物,蟑螂、蚊子、跳蚤…都像是包裹在女性身上的壓力,對於社會認定女性就應該要表現出來的樣子、女性該要有的社會責任…諸如此類的既定價值觀讓藝術家藉由創作,娓娓道來了你我都曾遇過的傷痕與破壞。游移至裹著雲朵的章魚,則像冬日畏寒、蜷縮依賴著小被子的孩童,「安全感」永遠是首要的心靈需求,就像我們對藝術尋求撫慰的療癒行徑。

    經濟作物系列,是藝術家李霽洵藉植物美麗的外相,思考社會給予既定的刻板印象。

    一個人生命的養成,眼前所見的每一寸,腦海所聞的每一語,都是父母栽培澆灌,以及生而為人的自己,努力汲取的果實。所以萬事萬物,皆可被論斤秤兩,皆可對價。

    身為女性,藝術家感受到這個世界更喜歡看女生的笑容。因此,女性的外表、女性的笑容,似乎都成了可以被量化、被對價的事物。

    而人們常常迷戀並想要攫取的究竟是什麼?是內涵,還是皮相?又或者是被貶低為僅存生物本能的性別底層需求,就像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乳房」一般?

    在這個既定價值觀的結構中,人們相生相剋。這副色身,美麗體面的你,或是我們。像是被困在這面刻板僵化的千古觀賞牆上供他人品頭論足,如同在市場一般被以斤兩定價。

    到底要花多少力氣,才能從這觀賞牆上走下來。我就是我,無需藉由他人的感官來定義。

    藝術並非皆得是宏觀雋遠,獨自喃喃詰語又有何妨?畢竟對眾生而言,生活已非易事,藝術家頭銜下所肩負的非改變世界的社會啟示錄,而是在枝微末節的夾縫中,透過藝術反芻、挖掘出那曾被忽略、被隱藏在面具底下裡,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