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1992 年生於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畢業。
水墨作品於2016、2017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美展。2018 年初始,與男裝品牌TRENDS 合作,在台北信義微風推出《似水》水墨櫥窗展,讓書畫藝術與前衛時尚彼此對話、相映、轉繹,迸發出更多元的閱讀方式。
創作,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了解自身本質的進程。以水墨為媒材,楊子逸透過墨與宣紙結合的澄透寫意和流動暈染,審視物與我的關係,探討眼睛看到的真實與「心」之所見的差異,進而靈心自悟,在內在與外在世界尋得豁然的至高境界。由「山水」作為創作發展的前奏,子逸以塊面筆觸基調,繪製獨特狀態的自然,如同透過馬賽克觀看「物」的視覺,重新省思「傳統」、「自然」和「心靈」之間的時代脈絡與虛實對應,並提出他對於書畫創作的當代見解與寄託。
虛擬的與真的似乎已是密不可分,感官的覺察也難以做為辨別真實的受器,我們似乎總被看見、聽見、摸到等等這許多外在的感受所左右著。什麼是真的?是藝術家楊子逸不斷想探索的問題,看(感受)到的不一定是表象的那個樣子,那我們為何而看(感受);我們又憑什麼看(感受)。
尚.布希亞 ( Jean Baudrillard ) 則提出了真實已不存在的論述,所有的事物以及真實已經被物質社會中的「擬仿物」所取代;物品與再現、事物與概念之間的區別也已經失效,擬仿更將自身化作成真實的那一個。這樣似乎一切都混亂的狀態,楊子逸認為可以在山水的哲思裡找到一種方法,靜觀中通達一切自然的道理。如同南朝.宗炳所說:「山水以形媚道」 ,山水乘載宇宙自然運行的道理,將一切事物本質的道理藉由類比山水的運行之原理喻之。所以藝術家也以山水為母題,以其能包含自然萬象反映「道」。
作品畫面是多個好像山石的幾何塊面重複組合,依憑著過去看山水建構出的視覺經驗,每一個塊面的製造與堆疊,就如修行者般,一次又一次的錘煉、自問。以透明、模糊而大範圍的塊面靜置在眼前,營造失焦的、沒有明確對象的觀看,或許就是要在一種混沌中才能有機會直通所謂真實的。藉由那種「模糊不清的」樣子,用身心去體會那種步出蜿蜒林木,望見群山交疊,感受到無限延伸的舒暢與寧靜。
楊子逸沒有意欲去呈現所謂“這個時代的山水”,只是用流傳至今的手法,他磨墨、繃絹、單色墨塊反覆疊加,最後填在上礬的絹布。好像一直盯著透明可以穿透的塊狀物就能夠貫穿表象到達背後的真實。北宋.范寬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或許子逸就和以前的文人一樣,更關注的是心靈不被外物所蒙蔽,但求一心。
1992 出生
學歷 ||
201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所,藝術碩士
2017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士
個展 ||
2022 「內在聲音」楊子逸個展,伊日藝術,台北,台灣
2020 「千山獨行 楊子逸水墨創作展」,度小月永康店,台北,台灣
2019 「視・識・覺 - 楊子逸畢業個展」,新北板橋藝文中心,新北市,台灣
聯展 ||
2022 「侘寂」林義隆, 楊子逸雙個展,清風畫廊,台中,台灣
2021 「元章見石 II」,一票人票畫空間,台北,台灣
「生命境況‧ 清新世代 II」,清風畫廊,台中,台灣
2020 「意識山—— 吳弘鈞X 楊子逸X 王柔茵 聯合畫展」,A SCENT,台北,台灣
2018 「Trends 櫥窗展」,TRENDS WINDOW GALLERY ,台北,台灣
「納清風,捌人書畫扇面聯展」,稼咖啡Jia Cafe Co-Working Space,新北市,台灣
2017 「出聲便俗書畫印四人展」,台北,台灣
2016 「ALL Hits !兩岸有藝事!」,廈門,中國
博覽會 ||
2022 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首都藝術中心展間,晶英酒店,台南,台灣
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首都藝術展間,西華飯店,台北,台灣
2021 Art Taichung 台中藝術博覽會,首都藝術中心展位,台中,台灣
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首都藝術展間1516,西華飯店,台北,台灣
2020 Art Taichung 台中藝術博覽會,首都藝術中心展位,台中,台灣
2017 獨立藝術博覽會,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台灣
2016 臺北藝術自由日,華山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北,台灣
獲獎 ||
2018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2017-2018 年度獎學生
2017 彩華國際水墨畫展獎勵賞
玉山美展書法類入選
2016 全國美展水墨類入選
書畫藝術學系. 師生美展書法類第一名
2015 書畫藝術學系. 書法篆刻觀摩展書法類佳作
書畫藝術學系. 校慶美展入選
2013 書畫藝術學系. 坪林之美寫生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