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耀紅名茶藝術空間

【私藏.藏私】李錫奇 1956~1996 小品創作展

  • 展期

    日期:2011-12-03 ~ 2012-01-26

  • 地點

    耀紅名茶藝術空間(台北市永康街10巷10號) 麗水街口

  • 李錫奇,金門人,1958 年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後,原應返回故鄉,卻陰錯陽差未搭上當班船舶,隨即八二三砲戰爆發滯留台灣,就此開啟了他在台灣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這次展出的作品對於李錫奇而言,都有很深刻的紀念價值,比如《山城》、《失落的阿房宮》、《金門戰地》等木刻版畫,來自「漢畫像磚」刻紋影響,畫面粗獷、質樸的線條極具韻味,是對中國文化的遙遠想像。而作品《劫後海印寺》也具有特殊意義,此古寺是李錫奇童年時經常玩耍的地方,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幾毀於戰火,受創嚴重。當在軍聞社新聞看到消息,深感難過,有感而發遂作此作。此外,另一系列木刻版畫應特別一提,此系列版畫刻畫了港口、少女、建築、村落等景觀,曾刊登於60 年代香港左派雜誌《祖國》的封面。其創作緣於他還是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三年級學生時,某日看到同學何政廣投稿入選雜誌,心想自己或許也可以試試,於是抱著好玩心態著手刻製木刻版畫,投於「祖國雜誌社」;而第一次投稿即獲得採用,給了他很大信心,就開始為雜誌投稿創作了一批木刻版畫,時間長達5 年。直到服兵役後,一方面沒創作時間,另外也因稿費寄到軍隊而受到政戰的關切,才停止投稿。在60 年代,李錫奇在板橋擔任小學老師,每期稿費高達新台幣200 元,每月平均有兩期400 元的收入,對當時只有360 元微薄薪資的他來說,不啻是個很大的助益。尤其時值才剛將父母從金門接來台灣奉養,家庭開銷端賴這筆額外稿費支應。至於李錫奇其它的抽象絹印版畫,亦廣泛被曝光或介紹於當時的摩登雜誌、文學雜誌、電視媒體等,這次展出中的《月變》即作為林懷民1977 年出版《蟬》一書的封面圖。
    李錫奇在 60 年代畫會運動蓬勃之際,加入「東方畫會」並組織成立「現代版畫會」,在現代藝術的大旗幟下,成為台灣現代藝術運動之開路先鋒之一。自1959 年開始,即屢次受邀參加「中日美術交換展」、「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巴黎青年藝展」等國際性展出,獲得第五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第一屆「巴黎青年藝展評論家獎」等多項大獎。其創作區分為三個主要類型:版畫、水墨、漆畫。版畫是李錫奇早期常用的創作形式,其《本位》系列,以硬邊抽象融入了方圓消長、變奏的東方哲學觀,成為其重要特徵。而李錫奇的當代抽象水墨,其藝術觀念的養分來自西方現代藝術的前衛觀、本質論,精神上卻以中國文人文化作為延伸。對於文化傳統意象的運用,從水墨暈染皴法、書法性線條等出發,極大的拓展了抽象繪畫的空間。他以擅長的解構和拼組技法,透過對畫面空間的解放和獨特肌理,在揮灑中建構出東方式的意境與美感,創造了「李氏皴法」的個人風格。
    傳統對李錫奇而言,從來不是拘束,而是創作靈感與創意的資料庫,他藉以不斷試練新質材、視覺形式以融入創作。晚近漆畫創作,重新以傳統的中國漆畫為媒介,除利用漆的收縮與光澤產生材質基底效果,並以牌匾、七巧板等民俗特徵進行錯位、變置、組合,再度發展出《後本位》、《再本位》、《本位.新發》、《本位.對應》等系列。而傳統材料、造形、色調等視覺印象,被轉化成個人的創作記號,富個人想像亦具文化思考的藝術語彙,演繹出其明快俐落的「本位」詮釋。這次在「耀紅名茶藝術空間」展出李錫奇自1956-1996 年間形成的創作,讓觀者一窺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時代的交響;藉由一件件的小品細細追索藝術家「本位」的根源,它應是來自遙想東方母體與時代的實踐過程中,所相互演繹的創作樣態。

尚未建立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