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展覽活動

藝文直擊─ 台北市立美術館:《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

2012-06-212494

中國當代藝術家王懷慶以綜合東方文化底蘊與西方抽象形式的創作風格獨具一樹,藝術生涯始於1960年代,自1980年代後期至今,其作品受邀至大陸及國際眾多專業美術機構展出並納入典藏,其藝術成就已受肯定。2012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王懷慶個展,呈現藝術家1980年代後各時期代表作品共46件油畫與最新鋁合金立體裝置作品,為台灣觀眾完整介紹王懷慶在藝術表現與主題延續脈絡上不斷蛻變的創作思維。展覽名稱《一生萬》,係為藝術家借題自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以呼應其創作「從單純東方文化基因出發與當代表達形式相結合」的過程,以及有感道生萬物聚散虛實及萬變不離其宗的生命實相。《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將自06月16日起於北美館地下樓展出至08月05日,在開幕次日06月17日(週日)下午2時30分,藝術家王懷慶將在展覽現場進行一場作品賞析會,歡迎各界踴躍參與,詳情洽網站www.tfam.museum。

王懷慶1944年生於北京,今年68歲,他在1964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就讀,文革期間1970年曾下放農村勞動改造,1971年起被指派至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擔任舞台美術設計工作,直到1979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所;在部隊工作業餘期間,雖環境艱苦、創作條件有限,仍持續發展其繪畫創作,與當時同儕利用短暫時間聚會作畫,1979年與同學們共同成立「同代人畫會」,並在1980年後策劃《同代人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至大陸各地巡展;1981年自研究所畢業,之後陸續參加法國巴黎春季沙龍展、全國美展等,1985年因參加在黃山舉行的全國油畫研討會,路途中經浙江紹興,拜訪魯迅故居,深深對江南水鄉的古文化氛圍、留存下來的老屋建築與古傢俱的紋路和結構所感動,自此其繪畫色彩漸簡化為黑白色系,對空間物件的具象表現轉向平面建構,開啟他探索與觀察物件結構再重組的視覺語彙,奠定其後來至今30年形塑個人獨特創作風格變化的起始點。

傳統文化因經年歲月的流逝,藝術家將他對文人精神的緬懷感受,透過畫筆將古代元素重現當代意義與精神,王懷慶的藝術風格綜合東方文化底蘊與西方抽象形式,持續關注平面構成與色彩空間的抽象關係,發展出獨具一方的美學觀與藝術性格,成就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具舉足輕重之地位。倡導西方現代主義的吳冠中為王懷慶早年在美術學院的授業老師,他對於這位衷情於黑白世界的門生,能堅守傳統古典精髓卻能獨樹一格,勇於開闢現代新局的無懼與堅持感懷深切,屢屢稱許讚譽有加。

《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展覽作品包含藝術家早期1987年遊歷紹興後作品〈民居〉、1991年以明式太師椅為主角作品〈大明風度〉,該畫曾獲「91年中國油畫年展」金獎;將古畫〈韓熙載夜宴圖〉部分拆解,去除畫中人物、僅留下物件,並產生一種剪紙構成的效果所發展系列作品〈夜宴圖〉之一(1996)、之二(1998)、之四(2006)。2000年創作巨幅油畫〈一生萬-3〉,將木質碎片放至現場牆面,使畫作進而轉化為裝置作品;2004年起發展數件高4公尺、寬60公分豎長構圖畫作,如〈鶴頸杖〉、〈連環棍〉等。本次展覽首次展出四件王懷慶2011-2012年,以鋁合金為媒材製作的立體雕塑作品,最為令人耳目一新,他從早期將立體物件與空間世界,在「平面」畫布上重現建構呈現,至今再嘗試從平面重回空間的轉換,而立體作品卻仍可以掛在牆面欣賞,藝術家充滿自由因子與實驗性的突破嘗試,相信對觀眾將是一個全新的經驗與感受。

王懷慶曾說,「傢俱本是立體的,可站立的,硬讓我給『拍』成了平面,把『構造』變成了『構成』」。對於藝術家近期在立體雕塑作品的發展,大陸藝評家賈方舟在展覽專文提到,「他又把『拍』平了的『構成』回轉到可以站立的『構造』!但不是回到原初物象的形態,而是在創造一種更高意義上的「立體」,不失平面性魅力的「立體」」。王懷慶的藝術由一個原點轉化成萬種風情,2012年在台北的《一生萬》藝術個展不僅呈現藝術家過去30年至今的經典作品,觀眾也能藉由展出作品認識藝術家王懷慶愈開放自由的藝術揮灑。

藝文直擊

單元系列

【藝術解碼】

15 videos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藝文影音

拍賣當代藝術傳統書畫現代藝術古董文物

非池中藝術網| 2024 帝圖藝術秋季拍賣會|現場直播 LIVE

2024-12-29|攝影剪輯:帝圖藝術拍賣團隊|採訪編輯:帝圖藝術拍賣團隊22720

單元系列

view all
15

videos

【藝術解碼】

75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6】

55

videos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

3

videos

【藝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