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影片
藝文直擊─ 台北市立美術館:【2012台北雙年展】
2012-09-272072
2012台北雙年展的出發點是名為「檮杌」的古代中國怪獸。文學史家王德威在其著作《歷史與怪獸》中追溯了牠的演變,說明在中國歷史的某一節點上,作家和史學家開始將凶猛的檮杌等同於歷史本身――因為牠足以預見並阻撓人類的意向。檮杌於是代表了人類無法駕馭歷史,並占據了各種歷史基本原理的盲點。檮杌是虛構的呈現,也是某種癥狀,表現出惡名昭彰地橫行在人類理性和史實敘述以外的事物。王德威主張:人們在充斥全面性暴力的二十世紀裡冀望著烏托邦,而在這番脈絡下透過檮杌來解讀現代中國歷史尤其適切。
2012台北雙年展探索檮杌是否可能作為所有的現代性的一種共通經驗。正是以啟蒙和理性之名所持續施加的暴力和殘忍將怪獸變成某種歷史的符指。這個歷史持續被現代理性本身的種種矛盾所掩蓋。但本屆雙年展所處理的不是怪獸性的大眾文化美學――也就是某種「踰越界線的場面」,而是著眼於辯證的策略,它們直指、暴露出現代性其匿名的、系統性的怪獸性,並且使牠不能再為非作歹。這裡所談論的是現代性之規範性的基本架構如何扼殺當下的想像和吾人所能想像的可能事物。
在虛構與想像中,這個僵局被解開――想像顯露出歷史書寫的和紀錄的敘述盲點,並針對至關重大的陰暗面――在現代性的解放承諾背後隱現的系統性暴力。在整體的展覽呈現中,觀者將遇見的「檮杌」的身分和畫面總是變動不定,化身為持續變動的翻轉,使觀者身處於檮杌所盤踞的搖晃點上,述說著想像在所謂的現代性情狀和神話中的許許多多的生與死。
2012台北雙年展觸及的正是在這些搖晃點上重新敘述的種種現代歷史。在展覽呈現的四十餘件作品之間,穿插了六座微型博物館。伴隨著周遭的作品和計畫擺盪在紀錄和想像之間,營造出某種蒙太奇,其中,怪獸的形象本身將具有前所未見的新身分。最終構成了某種「多重固定形象」的觀看動線,在此,我們將有可能同時以二種方式感知那些我們熟悉的圖畫描繪,而圖像的形象和背景的關係可以彼此轉換。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17】
華瀛藝術中心:【丹青點染新】吳士偉、白宗仁、于傳騏、張志鴻聯展
2017-03-09|非池中藝術網3843
藝文直擊 | 2017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
2017-12-19|非池中藝術網3621
TICA臺北原住民當代藝術中心專訪
2017-09-22|非池中藝術網3703
國璽藝術「美麗臺灣藝術空間」:【「時空際遇」】吳熙吉&曹文瑞雙個展
2017-12-04|攝影剪輯:余哲賢|採訪編輯:林鈺芸3223
更多影片
view all單元系列
view allvideos
【藝文直擊 | 2017】
videos
【藝術解碼】
videos
【非池中藝壇焦點】
videos